新时期小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

2020-12-07 18:25:43罗萍华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罗萍华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小,江西 南昌 330200)

一、教师提升审美素养,创造充满美的课堂教学

要想在教育教学的多方面提高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讲,需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语文审美情趣。并且需要将这种审美能力落实到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学习指导等多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从教育教学行为出发,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以正确的眼光和姿态来审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以一颗真心和爱心来对待身边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学习古诗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为了上好这堂课,教师需要做好扎实的前期备课工作。对于这首古诗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生字词语进行扎实过关,对于这首古诗的诗意以及蕴含的哲理进行具体分析。只有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的环节,才能够为学生将整首古诗的重点和难点详细解读,才能将本首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婉转道来。只有专业基础知识过关,才能够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落实美育教育的原则和步骤,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具有美的感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来讲,需要保持对于美好事物的兴趣,在审美教育的环节应该融入自己的爱心,帮助学生们可以体会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感觉。

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悟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自身阅历较为欠缺,所以他们对于这个世间的万物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需要依托教材和基础知识来引导,学生们有目的地学会欣赏眼前的事物,帮助他们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来更加积极地面对异彩纷呈的世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在学习桂花雨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对本篇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通过桂花雨来寄托怎样的感情。在学生初步阅读文章之后,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整体感知,此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们来分析本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美以及其中蕴涵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着重将“摇桂花”这件事进行具体情景再现。既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让学生欣赏“我”和母亲摇桂花的具体情境,又可以通过生动语言的描述,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这个优美的意境。所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欣赏美,又可以促进学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

要想实现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教育,教师就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增强拓展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多渠道来感悟知识,欣赏美好事物。

三、从教学过程中体现美

常言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语文课中,进行一些内容充实,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识,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没的感知能力。法国著名的雕刻家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气勃勃、缤纷多彩的自然界给美带来了不可言说的礼物,给人类带来了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在语文课中,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能更加真实地感受自然的美,去聆听花草树木的语言学带领学生去到艺术的城堡,去感受艺术佳作中透露的情感、底蕴,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中,去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四、注重文章意境分析,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美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美育教育。与此同时,美育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解读文章和赏析优美段落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们具体讲解语言以及情感表达的具体方法,注重对文章意境的分析,帮助学生们在理解课文内涵的同时,能够感悟到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之美。例如,在学习繁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文章优美意境的分析,帮助学生们感悟到作者要表达的美好童心和珍贵的童趣,进而通过体味星空的独特感受,增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眷恋之情。教师为了更加细致地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可以将本篇文章中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们在理解这些词语的过程中,感受优美的情境,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思想感悟。除了展示优美词句以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什么上次看星空的情况和感受会不同?”在提出疑问,学生思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总结答案。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作者的年龄和阅历发生了变化,他们对星空的观察和认知更加具体了。

对文章意境的分析特别考验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也需要声情并茂地将所学知识讲述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基础知识学习的环节,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的环节,都需要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观察、理解、分析、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