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020-12-07 18:25:43贺瑞瑞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贺瑞瑞

(阿拉善盟教学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 750306)

引言:信息技术将代表未来时代的发展方向。因此,全社会理应予以充分重视,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培养。一方面使其完成基础知识掌握,提升实践水平,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模式进行思考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核心素养的体系的横向维度主要以计算思维为主,而纵向维度则以信息核心素养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懂得伦理道德,还要通过积极合作的方式,促使自身思维模式得到全面优化。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活动仍然有诸多问题存在,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不够及时,互动模式极为单一化。同时课程也总是过于死板,没有做出任何延伸。因此,教师理应转变自身原有的理念,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培养,并通过UMU 平台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和评价。

二、技术数据采集对学生学情展开分析

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体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理应将基于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基于数据本身进行教学。为了保证分析活动足够客观,需要做好统计工作。通过使用“问卷星”,对全班学生展开分析,根据其具体需求、认知倾向、学习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展开了解,把握其综合能力[1]。

此外,教师还要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后检测的数据全部整合在一起,共同展开分析,制定相关对策。诸如,对学生问题回答的准确率进行回答,如果题目准确率低于75%,说明普遍学生掌握情况不佳,此时便可以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帮助学生重新学习掌握基本技能知识,突破学习的疑惑。

基于这两方面内容的辅助,自然能够更好地解读数据的背后情况,确保教学活动更具客观性,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三、依靠多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交流

为了确保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对于课堂学习有着更高的积极性,自然需要对其参与度展开培养。诸如,在实际教学的时候。网络和IP 地址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很多学生都无法做到充分理解。为了加深记忆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家庭路由器等教具进行教学活动,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质量。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举例,并完成分享工作。在UMU 平台之中,可以额外设置一个“讨论”环节。诸如,教师通过计算机提出问题:“对于某个局域网IP 地址规划,大家能否举出相关案例,比如对学校的IP 地址进行一个简单规划?”之后再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为2 人或多人,在经过商量之后,将自己的答案输入到计算机之中。在完成解答之后,可以对其他人的答案进行查阅,既能进行点赞,也能予以反对,并提出自己的感想。学生们所有答案的关键词,都能在大屏幕中出现,直接对其回答情况进行展示。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堂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当学生自己完成知识掌握,增强自身情感,才能激发自身潜在兴趣。在平台之中,还能够额外设置一些其他种类的活动,诸如小游戏、抽奖以及拍照上墙等。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活动将会变得更具多样化特点,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完成教学体验,并有所收获[2]。

四、依靠资源推送完成教学工作

所谓富媒体,主要是指依靠网络传播的形式,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各类资源。在当前时代之中,此类资源极为普遍,因此教师理应进行充分利用。

其一,教师在选择资源的时候,理应符合学生们的实际特点。单从内容而言,应当包括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材、学习案例以及参考资料等。结合课堂内容的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资源,完成教学活动。

其二,对于具体推送的形式应当予以明确。富媒体资源的推送形式理应综合运用,既能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相关资料,也能是网络中的相关资源。诸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拓展,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资料推送,使其随时随地进行查阅。在UMU 平台之中,内部已经附带了微课功能,因此资源的制作极为便利。基本上只需要花费5 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小知识点的制作。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帮助学生们完成知识点突破,同时也能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之中,让学生们自主下载,进而使得知识学习不再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通过长期使用,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态度便会有所转变,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增强,为其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之中,由于学生们在毕业后需要面对中考,因此信息课程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教师理应转变自身理念,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依靠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便会得到增强,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培养,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