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苑
(陕西省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陕西 汉中 723200)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显得尤为重要。中职院校和美术教师应加强中职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真实魅力,学会从艺术作品中欣赏、发现和体验美,并进一步内化,从而实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谐之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核心心理素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些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些学生进入中等职业院校是因为学生还年轻。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学习一种技能,以便将来就业。然而,这些学生不太喜欢艺术。另外,他们以前很少接触艺术。他们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欣赏艺术作品,并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导致这些中职美术生的艺术基础相对较差。这使得这些学生不懂得从具体生活中寻找美的事物,缺乏审美体验,因此他们不喜欢美术学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只是在画纸上乱涂乱画。他们不认真练习老师教的艺术要领和技巧。他们不太了解审美方法。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和审美能力对其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严重影响了中职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老师是学生的向导。教师的言行、教师的思维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学生的榜样,从思想意识上加强自我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探索研究先进的艺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学习欣赏和审美欣赏。然而,很多时候在教学中未能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不能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关注中等职业美术教育教学,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无法“面对”艺术课程,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艺术教学水平无法有效提高。
意识可以促使人们行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熏陶和监督培养。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审美观,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审丑,在创作和构思中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在作品欣赏中,激发创作灵感,陶冶情操。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艺术呢?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坚持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他们要深入学习和体验名家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寻找美术的创作灵感,增强美感认识,学习名家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自觉性、自律性较差。在美术课上,他们经常“住曹颖,心在汉”,读小说,玩手机,有的甚至幻想,根本不听讲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关注讲座,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我们应该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紧紧围绕审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给课堂增添了浓厚的兴趣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优秀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鼓励学生融入其中,体验美术作品的震撼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职业素质。
合理、积极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发现和体验美的能力。中等职业院校是学生发展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平台。在美术课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每个人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创作了各种各样的美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感受,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科学合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介绍和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和想法,然后让其他学生一起评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既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了解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思考,又能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观念分析其他学生的作品,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评价优秀作品。例如,学生应该熟悉这项工作。我们可以结合影音对作品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审美角度来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如“作者如何巧妙构思布局”、“画卷采用了什么技法”、“画卷有什么独特之处”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激活思维,培养审美能力。评价过程是一个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它能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激活他们创造美的思维和动机。
总之,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美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审美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营造和谐、浓厚的教学和审美氛围,组织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发现美,领悟美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创造美,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