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忠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民族中学,贵州 黔东南 556499)
为了方便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除了中心学校外,全乡几乎每个村都有教学点,有的教学点比较多,分布比较分散。因此,要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接下来,我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基本充足、齐全。但由于教学点相对偏僻偏远,工作生活条件也较差,许多教师不愿到教学点任教,有的教师是个体经营,素质相对较低,教学能力有限。在教学点工作的教师中,也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工作没有激情,混日子。导致教学点教学质量低下,家长意见大,学生流失严重。目前,教师的教学点主要是基础包班、上复式班。这些教师只能依靠晚上、周末或节假日备课和制定教学计划。他们没有时间听课、交流,没有时间出去参观、学习、训练,甚至没有精力学习和教学。他们只是单打独斗,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授课,极大地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虽然特岗教师的招聘,初步缓解了教学中心师资短缺的问题,但部分教师即将退休,年轻教师不愿到教学点任教,教学师资仍存在不足。教师是教育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为了提高各教学点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逐步配备足够的师资,另一方面也要逐年向各教学点引进优秀教师。
我们都知道,教学点的环境比较艰苦,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首先,教学点师资严重不足,甚至班上没有老师。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储备充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鼓励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热情,工作热情不高。教学环境和教学场地条件相对落后。如果教师待遇还比较低,教师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工作松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最后,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教学点教师的工资待遇,并给予高薪补贴。具体补助金额要与教学质量挂钩,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督促教学点教师积极认真地开展教学工作。校长、教学主任和科负责人将不定期上课,对课堂进行评估,并检查教学计划和作业的正确性。在检查过程中,要及时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以促使教学点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教学点教师专业培训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还要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的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非常重视教育,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自2010 年起,学校的公用经费增幅更大。各村小在完善完小点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加快完善各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如疏通、并逐年硬化通往教学点的道路,硬化教学点校园,建好教学点的厕所,解决教师的办公室、住房等,解决师生的用水、用电问题。另外,必须增加、更新教学设备,使教学点的教学设备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符合教育教学发展之需要。在调研、听课中,本人发现教学点普遍存在教具缺乏,教学手段简单、方法落后的现象。如低年级教学中,没有拼音挂图,没有生字卡片,没有尺子,没有录音机、录影带,没有教育教学理论及课改方面的书籍,连小黑板都是破烂不堪的,投影、远程电教设备更奢望不上了。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学用书,怎能有效地进行课改呢?教学质量又如何快速提高呢?当然,在创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校的活动中,各校已是全力以赴,经费耗尽,尚负债累累。各村完小的设施已进一步完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但应清醒的认识到教学点的各种设施还急待完善,完善教学点的设施要及时规划、并提上日程。
教学点中一个教师进行着整个班级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比较长,加上学生人数不多,因此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掌握情况。这就会形成一定的优势:其一,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展开分层教学。其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打乱教材教学内容的顺序,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点的负责人可以要求教学点的教师通过发挥教学点的教学优势,切实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正规管理标准学校活动建立后,各村学校的办学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部分教学点的校园也已建成,但部分教学点没有围墙,操场、校道没有硬化,教学楼门窗破旧,教学楼没有刷新,厕所破旧不堪,文化走廊和绿化带不值得一提,教学场所没有文化氛围。这种学校面貌与村里新的学校面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今天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今天,似乎很不和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又怎能催人奋进呢?教学点作为小学学校的组成部分,应加快其校园的五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文化化)建设的步伐,使教学点的校容校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整洁、亮丽、风景优美、育人氛围浓郁,让师生有舒适感,并留恋其中,使教师乐意到教学点工作,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不再外流。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艰巨和艰巨的工作。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上级领导加强管理,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点优势,因材施教。作为一个教学点的负责人,他应该能够忍受贫困和孤独,理解他对教学点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并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