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2020-12-07 18:25:43胡海波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胡海波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梁契权学校,广东 博罗 516123)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根据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以转换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逐步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与科学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为了满足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新理念与新技术,引导小学生初步掌握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多元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对新知识的讲授,新思路的引导,打破固有的思维僵局,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一)组织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思考

数学知识多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数学内容也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若死记硬背,学生只会理解知识的表层含义,对其深入内容与其内涵知识点无法理解与运用,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顺序,突出教学知识重点,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能够主动思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才能对知识更为深入的思考,更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思考、独立操作、探索知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知识引导,之后预留一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究知识内容,更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也能够掌握。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更为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或者图片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学习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会更为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能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师生相处更为融洽,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位置与图形》--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方位与位置的生活常识需要其知识点进行解决,教师要结合生活化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为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室与食堂的位置,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会自主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究,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的能力,学生也能够灵活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追求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标准化,从而忽视了小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背景,这使得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教学、总结的环节中,应细心观察学生的生活情况,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教材”,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教室里的某些物品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有兴趣的男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变形金刚等玩具带入学校,女孩子们可以带着心爱的娃娃,向全体学生介绍哪个部分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教师加以点评。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相结合

数学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指出: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教学要求,因此,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多媒体信息技术会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清楚明了地显示出几何图形的复杂结构,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在小学应用题的讲授过程中,由于几何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中动画、图片等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抽象术语的含义。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时,以重点标注的形式分析不同解决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结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解决问题多样化为主要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