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2-07 18:25:43韩斌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韩斌

(河北省永清县后奕镇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在小学教学这一教育启蒙阶段中,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也是一种应变理解能力,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被提出。

一、阅读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建构主义是我国教育学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从本质上来讲该理论的主体是学生。知识不具备权威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将预先制定的东西教给学生,更不能以老师、家长、长者的身份来压迫学生,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靠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因此在教育学生时需要从生活做起,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自主地选择外部信息,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对选择出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适当的学习氛围,并在合适的时间点对学生进行提示,让学生能够联系前后知识点,贯穿自己学习的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需要明白自己的角色,把握好教育尺度。

(二)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中会借助于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教学视频的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到本节课堂的知识。根据有关研究,年龄小的同学注意力相对分散,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注意必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出现在视频当中,在视频当中除了讲解工具及讲解手势之外,不应该出现其他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教师讲解和学生消化两个部分,个人认为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学生课下的作业和复习没有老师辅导,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三)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近几年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首先阅读教学课堂能够反映出教材编写体系的原则和主体,还能够让教师、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联系,贯穿前后知识,让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文化体系,积极引到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通过阅读教学的引导,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例如在讲解《白鹅》时,要理解作者那调侃式语言,体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放自己的思想,理解课文提到的人与动物建立的良好关系,进而理解作者看似讨厌白鹅的语言中,领悟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反语”,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作者与动物相处的情景,创造出和谐的环境。这样,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和实践体系,让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领悟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以阅读为载体,参与到生活的体验当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提出趣味问题,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还需要发散的思维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了解课本上的内容,还必须要对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经历等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知识,这种做法很难使学生有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感受到趣味性的同时,便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开始研究课文之外的内容,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畴。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言积累量:“温故而知新”是我们在进行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环节,过去,一般教师会让学生采用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这种方式只能够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却没有实际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汲取到知识,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开展创意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活跃度和创新性能够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操作思维等综合能力,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在讲授课文《矛和盾的集合》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坦克是怎么发明出来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能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于是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答案属于比较单向的,而且只是停留在“坦克的发明是把矛和盾的优势合二为一,取长补短”。教师再对学生启发道:“如果你是一个发明家,你会利用这个启示,发明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各种奇思妙想瞬间产生。教师肯定点评:“是呀,我们学校的哥哥姐姐自主发明的‘发光压舌板’也获得了奖项。你猜这个发明集了哪些物品的优点呢?”“手电筒和木制压舌板。”教师再次启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纷纷恍然大悟“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生,谁就会是胜利者。”“什么事物都有不足,我们要取长补短。”“我们要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教师再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引导性的发言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