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平
(邢台市南和区和阳镇实验小学,河北 邢台 054400)
习作,是学生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载体,其成文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心地观察,检查学生语言的积累,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此,我在习作教学中精心设计,采用各种办法为学生领航,让学生不怕习作,愿意习作,乐于习作。
习作,来源于生活;情感,来自于体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是学生获得取之不尽习作素材的不竭源泉。
观察,是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系统地他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主动留心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而为了使观察更有实效性,还可以将观察与有所为的积累相结合,将积累与同步習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积累中运用,为学生的习作注入充足的源泉。
例如,当进行《春天的景物》这一习作内容时,可以提前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在《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渲染下,激发学生的寻找兴趣,引导学生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用自己的眼睛在万物复苏的季节,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脚步,看看春天里,大自然中的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使春天在学生的眼中、口中乃至耳中,都绽放异样的光彩。
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将中华优秀古诗文进行分类,并制定出每个年段的诵读计划。利用每日的晨诵、晚读,带领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世界,畅游中华古老文化的海洋。正是这种相互督促,相互渲染的氛围,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潮,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而为了使该项工作真正体现实效,还可以开展班级擂台赛,达标争夺战,诵读积分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践表明,学生们不仅在诵读中走进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了解了苏轼、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不同的词风,而且还在唐诗、宋词所带来的无穷魅力中,学会引用,进而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材中的课文,课堂上的精彩赏析,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把同类文章放到一起进行归类,通过曾经学过的《燕子》和今日新学的《翠鸟》,看看都是写鸟,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学习运用这两课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也来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此时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选材的空间,更激发了强烈的动笔欲望。
在指导习作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习作内容设置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观察、体验,产生真情实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练笔积极性。
在动笔写作前,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愉快中体验,在体验中动笔。例如:要求写一次小实验,那就带领学生亲手去做以次小实验,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发言,人人体验。使每个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准备、经过、结果都一目了然。使每个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都有要表述的愿望。而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条理地把刚做的实验叙述清楚,描写详实,这样的习作水到渠成,彻底避免了冥思苦想的困境,还能从中有所启迪,何乐而不为呢?举一反三,对于一些描写游戏、比赛的习作,都可以采用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学生习作想象力的培养就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既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视觉的冲击,又可以抓住课文的空白处,挖掘文章的内涵,引导学生通过插图、词语、标点乃至意犹未尽的结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填满那空白,而在填补之时再引导其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学生在仿写中自然提升了习作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一幅画面,聆听一段音乐,甚至看到一个小小的符号,都可以让学生尽情地遨游于想象的空间,比比谁想得最新颖、最生动。
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为了避免所写文字千篇一律,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抓特点去观察。例如学生在描写身边的老师或同学时,可以暂时不吐露被描写对象的身份,而是描述其相貌、性格、爱好,甚至动作习惯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去交流,让同学们猜猜这是谁,猜对了就是成功,猜不对可以小组讨论后,帮助他再进行补充。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强烈地激发了其动笔习作的热情。真正做到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所以,学生完成习作并不意味着习作教学的结束,作后的评改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鼓励效应,做到细批精评。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称赞,如果巧妙地把获得好评作为习作的一种动力,无疑会大大地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习作的水平。批改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题目的拟定,开篇的新颖,结尾的耐人寻味,片段的与众不同,甚至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一个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教师鼓励的源泉。当受到鼓励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骄傲地诵读自己的优秀片段之际,那份从内到外的成就感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而当教师把优秀佳作以发喜报,发放班刊录用通知的方式送交到孩子手中,并且打印出来,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内,供师生阅读时,那份喜悦与自豪,又怎是一个美字能够彻底体现?
总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作教学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挖掘,不断实践,不断采撷,愿这一路的芳香,带给我和我的学生愉悦的体验,快乐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