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飞扬

2020-12-07 18:25:43肖璐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肖璐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0)

美术是小学阶段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利用小学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然而受客观条件制约,当前阶段此项工作落实质量不佳,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难以契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因此备受制约。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美术是一门熏陶精神意识的科目,美术教育的重点任务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美术理论、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或是指导学生进行描绘练习,此种教学模式于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效果也因此难以尽如人意。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有教育者进行指导和引导,然而部分教育者缺乏创造力培养的相关素质,加之对美术教育缺乏深入研究,这导致实际的美术教学浮于表面、缺乏思想内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方法比较多样,然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部分教育者在落实美术教学时会采取随堂比赛的形式来保证美术作品的完整度。以作品选拔完成的美术教育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但学生的精神高度紧绷,不利于学生的作品创作,长此以往,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影响其创造力提升。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一)善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新创造力培养方式

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美术教育以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为主要内容,想要保证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育者不能盲目地使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创造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其培养效果。美术教育中的美感欣赏与多媒体中的动态视频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落实《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借助多媒体全方位熏陶学生,多媒体资料比教材资料更清晰、更立体、更全面,也更有辨识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更利于提高其创造力。

(二)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科学化创造力培养内容

虽然班级内学生年纪相似,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决定了班级内学生在接受同样的美术教育内容之后,不能获得同样的教育效果,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由于美术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且审美水平的提高更能展示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重点应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展开。换言之,即要保证班级内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分层教学法可以为美术素养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的美术教育内容,教育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之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创造力培养的效果,更为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优化教育评价机制保证学生创造力培养效果

教育评价机制不仅能够评价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热情,还能够引导教育者有目标的调整自身的教学过程。毫无疑问的是,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评价难以契合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要求,优化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机制重要且必要。学校方面应该积极联系教育者,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全新的教育评价机制,要很好的囊括创造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要帮助学生认识创造力培养的意义,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创造力培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育者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合理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便学生能够在美术领域内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契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