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2020-12-07 18:25:43杨顺国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杨顺国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向阳路7 号铜仁一中初级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0)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早已从单一的课堂文化学习转向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兴趣小组活动,在学生的个性成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学习也不例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外,还可有效地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因此,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已成为素质教育一块必不可少的阵地。初中阶段开展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专长、培养未来的生物学人才,还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在活动中如何来发挥学生特长,展示学生个性,让这个兴趣小组活动“成之有效、学之有获”呢?通过长期开展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效果较好:

一、注重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要求我们在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各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爱好和需要。因此老师在制定活动计划书的内容时要以学生兴趣为核心,邀请学生共同拟定活动计划。

(二)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空间,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组成各个小组并推选出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自由开展各项活动,活动形式由小组成员拟定,老师绝不可“指手画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顾虑,自由的气氛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也能使孩子的潜能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为了面向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遇到有些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要耐心的沟通引导,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在活动中慢慢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二、重视上好第一节课外活动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小组活动课有别于课堂教学,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实验室和户外来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很高。另外,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相互之间不熟悉,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为了顺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各成员之间快速熟悉并融合为一个新的集体,应尽快选出组内领导者并制定出活动课的开展计划。

(一)慎重挑选班干,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班干部是兴趣小组中表现突出,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代表,是开展兴趣小组各项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可以保证兴趣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第一节课,第一件事就是要为这个集体选好班干,可首先安排学生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民主选举,老师经过综合考虑确立班长和小组长。作为班干部不但要思想好,品行好,也要热心助人,乐于为同学们服务,还要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威信度。在这个活动小组群体中,他们各方面都应是群体的领头羊,在开展活动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威信做到一呼百应。这样的班干部集体一旦形成,对于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创建良好的活动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协助教师督促本小组成员完成分组活动。另外,为了保证顺利的完成兴趣小组各项活动,需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服从教师和班干的管理,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小组活动安全等。

(二)认真聆听学生心声,制定有趣的活动计划

学生们参加生物兴趣小组活动,都是抱着探索生命世界的极大热情和兴趣而来。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们最希望做什么?最希望开展哪些活动?最渴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收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此时倾听学生的心声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课时,不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提出他们的建议。让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想法是否合理、建议是否诚恳、计划是否可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一学期大致的活动计划,如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举办标本展;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宣传;为校园植物挂牌;举办生物论坛讨论,撰写生物小论文等。这些只是大致的学习计划,如果学生们在兴趣小组的进行过程中有好的想法出现,可以在讨论后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注意学生过程性指导,把活动落到实处

为了避免老师有过多的参与和指导。老师只是以活动的一个协助者,活动顾问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在活动实施中,我们教师要审视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考虑安全因素,指导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很多教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这种发展空间和机会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老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活动计划督促活动的实施,及时的给予鼓励与支持。

四、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督促和鼓励

学生对生物学有兴趣是好事,但有些学生耐心不足。有些实验活动需持续较长时间,如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调查居民阳台的绿化、调查包河水质污染情况以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等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真诚的鼓励,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五、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生物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有效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时提高其自身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生物学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