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杰
(龙南市黄沙中心小学,江西 龙南 341700)
想要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有目的的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实现德育教学效果,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诚实守信的德育理念,养成学生诚实做人的良好品质,健全学生人格。例如,在数学加减法运算的时候,给学生一道题目,“妈妈给小红20 元钱,让他去买东西,小红买苹果花了7 元,买橘子花了5 元,买铅笔花了3 元,剩下多少钱?”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发展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的支出,教师应该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用生活化的思想、内容、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准确地渗透德育思想,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届的时候,教师要开设超市购物活动,选择一些学生充当收银员的角色,另外一些学生充当顾客的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整个过程发展学生的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天性,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乐中获得知识,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在数学游戏能够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学生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道德素养。
传统小学教学活动内容枯燥,方式单一,没有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没有办法将德育渗透到其中。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开设多种形式的数学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熏陶。例如,在学习“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利用猜谜语的游戏方式导入课程,例如“小小东西真奇怪,耳朵嘴巴在一块,二人相隔千里外,用它声音传得快”让学生去猜测,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消防员,给学生创设“有座大楼着火了,楼里有很多居民被困住,需要急救,需要打电话才能够获救”的情境,让学生掌握打电话的方法,逐渐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费尔巴哈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中,还应体现在课外活动的方方面面。教师只有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将课上与课下充分结合,在应用中才能更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综合与实践”板块,结合“节约用水”章节,组织节约用水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去测一测、算一算,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认识浪费水资源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节约用水”的政策和措施,开展手抄报或黑板报的展演评比活动、节约用水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或主题征文比赛等,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绿色出行”章节,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及父母每天出行使用的交通方式,填写调查表,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看看全班家庭采用的出行方式是否够环保,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真正把“绿色出行”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结合“北京五天游”章节,组织学生设计全家出游的行程计划,让学生在参与调查、收集信息、设计方案等活动中,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教师还可根据“统计与概率”版块,借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组织学生统计家庭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调查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让学生明白节约用电、用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效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德育教学开展的启蒙阶段,在关键阶段发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实践情况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