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则芳
(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小学,河北 文安 065800)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共识,是小学教科研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途径有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把握好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评价这五个着力点。
语文是知识性、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其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息,这是小学语文实施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契合点。而真正发挥出语文个性化教学学科优势的基础,在于教师的个性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个性化并非是要做一名标新立异的教师,而是要从个人的学识和风格两个方面突出个性特征,以更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学识方面,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语文学科功底,更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巧妙对学生进行知识扩展,这一能力在小学语文的诗词和古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技教育等,以此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所谓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在广义层面,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存在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说教式”为典型代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布置习题,学生书写答案……,这种模式下,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他们只能被动的听讲和记忆,造成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不符合小学的年龄特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而个性化教学方法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如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主导者转变为引领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狭义层面,个性化教学法是教师个性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情境教学法为例,不同的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彰显出教师的个人独特风格。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由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内容三个层面组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是要以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为指导,以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为依据,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基础,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优化和扩展。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覆盖到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游记、寓言童话、古诗词、文言文等多种文体体裁,涉及到了历史、地理、传统文化、古今中外文学、科技等多个知识领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在实践中,教师要以这些课本内容为基础,在完成好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对内容再次进行选取、优化和扩展。如通过文体体裁知识的讲解与写作教学相融合、通过各科知识的渗透扩展与阅读教学相融合。以此做到个性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个性化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作业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如让学生在市场超市辨读广告海报上的文字,增加识字量;要符合本地特点,如让学生描写本地传统风俗、本地季节特征,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等。二是从作业形式上,要贴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合作型作业,让学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又如体验型作业,让学生在朗诵、表演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再如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在开放的任务中,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分析信息,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个性化作业还要兼顾到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作业的难度、数量和要求标准上,体现出层次性,避免“一刀切”而打击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作业设计有的放矢,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有自信。
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在形式、内容和标准上都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体验及个性发展关注不够。实施个性化评价,一是要在形式上创新,不仅要有书面评价,还要增加实践评价、创造评价;不仅教师评价学生,还要增加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二是要在内容上丰富,要评价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知识扩展、素养培养等方面;三是要在标准上优化,既要有具体分数的标准,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尝试进行登记评价、鼓励评价等新方法。通过个性化评价,更好发挥出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指导作用和激励作用。
个性化教学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值得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发挥出其优势作用,更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