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兴仁中学,宁夏 中卫 755000)
情感教育的提出,十分贴合中国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念。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语文这门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欣赏能力的必修科目。若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的教学当中,能够给予学生许多的好处,比如,能够提高学生情感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不论是哪一门科目,哪一个年级,目前中国的教学依然有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后遗症。国外的教学,与中国的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外国人总是有着相当活跃的思维。但是,中国不一样,自古以来,中国总是更加重视学生是否能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记住知识。也因此产生了应试教育,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学生能够考取好的成绩而教学,可以说是纯粹像学生灌输着知识,仿佛想把知识都一股脑的直接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当然,现在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教师们也正在寻找更多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尝试与学生构建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试图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是如此,教师们寻找着能够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现如今也尝试着将情感教学融入到语文的教学当中。
所谓的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丰富、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性格与人格。
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往往比较叛逆,大多数时候比较反感教师、甚至是厌恶教师,也因此不愿意听取教师的建议。教师们若是能够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能够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平发展。更重要的是,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价值观以及情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误入歧途,很可能这一生就毁了。教师们应该负担起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的重担。教师应该利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接触积极向上的人和事物,让学生的心智由幼稚一步步迈向成熟。在这一时期,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而言,十分有益。
课本的知识,也许枯燥,也许无趣,教师们可以充分将情感教育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课本的知识点充满感情色彩。这样,原本仿佛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知识点就变得栩栩如生,似乎触手可及。这样的做法,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与理解,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语文这门科目的教学事半功倍。
情感教学是新提出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以及教室来说,都是相对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早已落后,现在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开始,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然后改变家长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比较严格,不关心孩子自身的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充当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给予家长恰当的建议,让他们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教师能够利用情感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能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合作,建立良好的竞争关系。
语文这门科目,学生需要对散文、文言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教学过程中结合情感教育,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能使得学生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例如,在学习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时候,能够提出问题“你们的老家在哪里?”、“想念吗?”,若是有的学生现在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老家,便可以问“你有曾经关系很好,但是初中不在一个学校的朋友吗?”、“想念吗?”。这类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还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义。
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发展大国之一,科学技术也名列世界前茅。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教学之中。比如,在讲课文的时候,反映幻灯片,配上相关图文、文字解析等等,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教学不断改造升级,教学要求不断增加,教育目的也更加高级,这说明这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人们只有不断进步,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情感教育带来的好处很多,不仅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建立健康良好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及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情感教学这一方法,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