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木笛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自2014 年是新媒体发展元年开始,在当年的8 月8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席提出了媒体融合,随即引发了学界讨论的热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已经不容小觑,这种融合不仅仅停留在传播技术和渠道之上,更是产业间相互促进优化发展的新态势。在接下来的六年间,受众见证了新媒体的腾飞,以及传统媒体与其不断交融的发展历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要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传统媒体不仅要利用好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影响力,更应该在新媒体的号召力下寻找行业转型的适时机会。而如何让政策充分落地,具体实施成为了当前媒体融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30 日在京发布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人,较2018 年年底增长2598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 年年底提升1.6 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达99.1%。由此可见,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打破固有的传媒格局之时,“融合”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与内容的共享,而是观念和思路的融合,体制与行业间的融合。要充分了解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就应该对其发展规律有一个透彻的梳理,本文将结合案例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为媒体融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特点旗帜鲜明,5G 技术加速了新媒体的商业化应用,短视频的用户群庞大,网络空间对主流意识的影响剧增,用户群体覆盖面更广开放而又互动式的新媒体平台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联系,构建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态,其生产消费过程颠覆了由文字到读者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关系网络。媒体融合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媒体融合大力推行的近六年时间中,传播技术与形态、组织架构与创新、品牌化与集团化的发展战略、融媒体中心的大力推行都使这场融合之旅既精彩又充满了艰辛。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井喷式发展,也使得业界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建立了研究方向。从组建报业集团的战略角度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进行的研究:主要针对报业集团出现后对传媒格局的改变,这意味着中国传媒领域将改变曾经单一的发展模式,开始逐步走向集团化。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对媒体转型进行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首次提出了对于媒介融合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报业现状及转型之路方面。而产业融合中,新旧传媒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互相影响。从资本化运作的角度对媒体融合进行的研究:当媒体正由单一走向融合时,我国的传媒也开始缓缓走向资本化。此外,还有现阶段融合的实践的具体研究,从我国媒体融合现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试图在发掘问题的同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总体看来,学界从经济学、资本融合、结构调整等角度对传媒业的巨变进行深入剖析和战略建议。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播的载体和介质,实现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渠道,使传播者和受众前所未有的拉近了关系。关于新旧媒体结合的探索,最初从西方国家开始。1978 年,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尼古拉·尼格洛庞第在《数字化生存》该书中对新旧媒体结合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利用新旧媒体交融的方法对媒体转型提出建议。随后,从纸媒和网络的结合角度提出建议开始于八十年代后期,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将印刷的新闻全部放置于网络中,迈出了媒介融合的第一步。进入2000 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将注意力转向了终端的应用上,传统媒体纷纷踏入新媒体领域,标志着媒介形态的不断融合。西方学界的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中,会涉及到媒体的形态、媒体的环境、到媒介本身的机制内涵。随着西方传媒集团的蓬勃发展,跨越媒介与行业之间的壁垒的研究成为了焦点。美国教授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的核心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各类媒体都将融合在一起。
从行业的内部看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消除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壁垒关系。我国的三大视频网站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大多数的视频内容资源依旧来源于传统媒体,然而大数据承载的内容资源却依附于新媒体之手。当前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探索营造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比如一些传统媒体平台纷纷自建移动媒体客户端,如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活跃用户数也呈现可观的上扬走势,并吸引了其他众多的公众号入驻。另有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特殊产业,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使内容生产、管理、市场、消费等程序进行深入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打破新旧媒体平台的壁垒,突破固有产业的藩篱,将媒体融合进一步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