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
(大庆油田文化集团报捷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对于新闻写作本身而言,并非意味着面临危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机遇。它只是警示着传统新闻写作面临改革契机,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写作,有了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受众的选择不再受局限,而是变得更具有多样性,不仅可以从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等渠道获取新闻内容,同时也可以从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渠道获取。若传统新闻媒体依旧坚持“为听而写”,或是对传统的写作方法不加以改进,将无法应对网络媒体所带来的压力和冲击,更无法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高受众粘性。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新闻写作必须要作出调整,内容要从简单的陈述转变为具有深度的文化传递,同时积极与信息技术接轨,形成视听阅一体化的写作模式,增强吸引力。
与平时的写作相同,标题往往是对整篇新闻总结,一个好的标题让读者很快了解整篇新闻的大概内容。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想让读者在众多的新闻中选中自家的新闻,就需要标题足够新颖,能够让读者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点进去阅读整篇文章。当然为了使得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闻标题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要求,不能为了追求点击量而编写过于浮夸的标题,否则就会使得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变得哗众取宠。新闻的标题字数也有严格的要求,字数不应该太多。
新闻的本质其实是事件中没有被提炼的真实情况,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实现聚合与概念的同步是关键。在写作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定新闻写作主题。主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新闻事件的性质,因此需要对事件进行定性。其次,写作应从新闻角度出发。角度选择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直接体现,在写作时应明确自身立场,选择适宜的切入点进行写作。最后,新闻表达。新闻表达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比如选材、结构形式的确定等等。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应遵循写作流程,同时写作应基于掌握大量真实的素材,再进行概念性描述。
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的写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传统的新闻相比,如今新闻的结构排版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新闻的结构可以根据时间和人物的出场顺序发表新闻内容。而网络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网者互动,而编辑可以通过留言了解到读者的真实需求,从而得到更多的灵感来进行新闻写作。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新闻的写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编辑可以通过图文的形式,或者链接等来充实自己的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及进步下,新闻写作的新诉求是首选做到确保新闻的专业性、新闻的权威性,其次是满足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受众人群,在此之间要兼顾新闻写作、配图、用词要顺应社会风气及社会热点,杜绝引用低俗词语、非专业的配图降低新闻的权威性。为了保证新闻的专业性、树立权威的形象,在进行新闻播报的节目中,对不同的主持风格的主持人进行合理、优化分配,根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及性格类型进行合理的设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新闻消息途径也越来越广泛,甚至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但是,这种新闻的发布是没有经过审核的,致使现在社会中散播着很多虚假的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除了要重视还原事情的真实情况,也要重视对事件的深度解读,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事情的真相及传播健康的、正能量的新闻。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的社会,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读者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闻的主题也随时随地在发生着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能够更加快速获取需要的新闻,同时也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进行新闻的创作,之后通过网上的平台发表出去,这样使得新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进行新闻的创作,在人们用手机进行新闻编辑发表的时候,也为更多的新闻平台提供了素材,让新闻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易于传播。
快,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特点。新媒体传播“发生了什么”,远比“为什么会发生”要快得多,但并非新媒体传播就一定是越快越好,传播得再快也需要好的内容,新媒体新闻写作必须是又好又快。也就是说,新媒体新闻写作前提是写好,必须要快写,即目前不少新媒体所追求的“快新闻”。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对于新闻写作本身而言,并非意味着面临危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机遇。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给新闻写作工作者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让新闻创作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要对新闻写作进行积极的革新及改变。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分别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进行写作改进和完善写作形式,对写作内容进行创新及优化,将各种创意融进新闻写作中去,将新闻写作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途径,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