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强大的交互性,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发展[1],已经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大家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改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推广运用[2]。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信息型人才,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因此,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手段,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3]。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并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合理使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视觉冲击性的视频,强大的交互性,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教学增添了强大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力度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可以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眼界的内在动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多样化的,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平面设计专业,我们在授课时往往会模拟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某设计公司的设计师,老师扮演客户来进行教学。因教学环境所限,不可能提供如公司会客室这种环境,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某公司的办公室照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快更容易进入到老师设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二)呈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的可操作性
比如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作为核心的专业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内容。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性比较强,如果在黑板上板书介绍,无法讲清操作过程及结果。因此,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老师录制的操作过程的视频来呈现新知识,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使学生在视觉上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信息。老师还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室的教师机来控制学生机进行操作演示,把知识点细分后,老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让学生对照直接在学生机上练习,学习效果直观有效。
(三)扩充信息,提高效率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对信息进行合理的优化处理。可以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文字的飞入动画、图形的移动、慢出、颜色的改变等手段,不仅容量大、在视觉上教学重点、难点也更容易突出,时刻提醒学生要准确把握重、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的运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5],这是目前其他技术无法代替的,但是,目前多媒体教学也还存在着主观或客观上的一些问题。
(一)有的教师在感受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和各种优势后,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把其它常规媒体搁置一边。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它常规媒体的功能也不容忽视。比如黑板,板书,我们画素描时的实物。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这样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并不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忽视了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启发性,缺乏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老师创造性的教学。
(三)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老师经常把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有的老师讲解的过程甚至变成了老师看着课件读。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教学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实质上是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换汤不换药”。
综上所述,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学科整合教学,强调的是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