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霞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0)
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有关汽车保险、索赔及相关纠纷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汽车保险行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保险知识,还需要了解车辆结构和行驶特性,同时要有能力识别车辆和人员的损失,并迅速灵活地加以处理,以确保专业、高效、准确地处理有关问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汽车保险业提供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每年有近20% 的学生进入汽车保险理赔行业,从事有关汽车保险理赔或事故车辆查勘定损方面的工作,调查发现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也比较满意。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考虑到汽车相关行业学生毕业后对汽车保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为汽车行业培养汽车结构和汽车保险专业知识,培养能为汽车售后市场提供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一门为汽车售后市场提供理论和技能支持的课程。
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开发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利用企业主导的专家制定岗位标准,并根据毕业生的工作和职业标准制定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环境融入企业环境,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行业要求。基于汽车保险业务流程和岗位责任进行课程研究,课程组成员通过对保险企业、保险中介、汽车销售和维修企业的研究,分析了上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工作任务,得出了汽车保险和理赔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职业岗位群涵盖了汽车保险行业、汽车维修行业、汽车流通行业、汽车销售行业,涉及汽车保险承保、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岗位、汽车销售岗位、汽车流通岗位和汽车保险销售等工作岗位。
在分析典型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责任能力的要求,以充分的知识为指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选择教学内容。选定的工作任务涵盖完成这类任务所需的主要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后,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以及实际汽车保险的业务类型,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载体是汽车保险行业具体职位的服务项目。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时,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但每个工作过程都是由若干个小工作环节组成的,具体的学习情境可以细化。
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方面体现一体化,首先在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方面体现一体化,重构教学内容,按照汽车保险的业务流程设计学习情境,然后根据每个业务流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就具备了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另外把企业的工作要求和学校的学习要求一体化,以企业的工作要求为标准来制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职业素养,以便实现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课程建设依托企业的资源优势,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从行业的需求分析入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发课程,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法律,重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和深入,影响着教学目标完成。学情分析是影响课程教学组织成效的前提和关键。一般高职类汽车专业学生在学习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时候一般存在以下学情:
1.高职汽车类专业男生比较多,对汽车比较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但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是逻辑性一般,自我管理能力稍微欠缺。教学过程经常被打断成了常态,教学管理占据了很大份量。
2.大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一般,喜欢动手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
3.部分学生沟通能力一般,还存在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需要提高。
4.学生在学习汽车与理赔课程之前,已有汽车结构知识方面的基础,但是对保险知识了解比较浅薄。
5.大部分学生喜欢使用信息网络。
针对学生储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但逻辑性差,缺少逻辑思维能力和方法训练,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喜欢信息网络的学情情况,结合汽车保险与理赔特点采取如下上种教学策略:
1.精选教学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和学生一起分析汽车保险与理赔有关的新闻和身边热门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以启发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沟通和逻辑分析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在课前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案例,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辩论活动掌握课程知识点;让学生做到课后分析,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对身边案例进行运用分析,做到学以致用。
2.利用网络条件教学,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环境。在课程上使用仿真教学软件操作,使课程内容涉及到的情景、流程进行分解或综合,让抽象流程直观化,能够如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效果,为学生提供比较真实的学习环境,起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组织上,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学习讨论和答疑,可以做到师生一起讨论,教师及时进行答疑,教师也可以组建学习微信群进行学情跟踪,让整个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开放性,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环境。
3.实施情境模拟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际工作过程。情景模拟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模拟,实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为了顺利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教师应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工作,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实现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效果。在情景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情境模拟的主题。通过对行业典型工作情景的模拟,角色转换,采用视频记录整个过程,使用微格考核方式。针对考核环节,让学生挑选自己满意的镜头进行编辑,添加片头片尾编辑,整个过程可视化,进行集中考核,锻炼学生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创造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1.在课程教学组织上利用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解决课程教学组织中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课程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2.在课程内容上通过精选教学情境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在课程内容中实施角色模拟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实际工作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3.在课程教学组织上通过构建精选教学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实施角色情境模拟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进行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协同互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