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丰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夹湖学校,江西 赣州 341700)
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非常的多,这会让学生感觉历史学科的学习十分的枯燥无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之所以学生感觉其学习难度较大,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方法,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究竟该如何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设计呢?下面将针对此进行分析。
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是高质量教与学的重要前提,反之学生如果缺少学习兴趣,那么便无法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其学习效果会大受影响,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但想要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是言语表达那么简答,而是要对其新理念、新思路进行探索,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环节设计的是否精彩,直接会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开展效果,这点是广大教育者都知道的一点。但由于新课导入环节需要考虑到教与学的各种因素,所以其设计难度较大,部分老师如果不能对其精准把握,便会采取不适宜的导入方式,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的历史教学导入之中,老师需要对导入环节改造创新及精心设计,提高导入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教学《青铜器和甲骨文》之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故事较多,老师可以采取故事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三国鼎立》之时,老师可以运用音乐导入方式,如给学生播放“三国”歌曲,让学生对其中的三国产生兴趣,参与到新课学习之中等等。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与不同导入方式的选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老师要对其进行合理运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比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之时,老师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精彩视频,通过情景调动学生的各感官,主动参与到感官活动中,参与到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索之中,从而对视频中所看到的内容理解地更加透彻。
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必不可少,老师要对其教学活动精心安排,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学习中保持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单元之后,老师可以组织爱国主题的演讲,演讲主题要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于在演讲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与爱国人士的情感形成共鸣。此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历史剧展现活动、历时讨论活动、历史知识竞赛比赛等。在多元化的活动中,造就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保障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师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氛围才会更加活跃,学生也才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并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而学生们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于及时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题。针对各小组及成员的表现,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与引导,让学生靠自己的努力收获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主体学习和老师的引导、鼓励,课堂教学氛围越来越活跃了,而且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历史教学中有大量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历史意义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难度增加,会让学生有畏难学习情绪。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文字、音像、表格为一体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动态呈现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及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系统、整体的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解。通过这样多次的教学引导之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能让学生后续的历史学习越来越轻松,其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理想。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老师需要对教学中停滞不前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与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教学之策,让学生从接触历史学科的初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提高初中历史教与学的质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