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群众文化管理体系,整合群众文化资源

2020-12-07 13:22:30亚古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亚古

(山南市琼结县文化局,西藏 山南 856800)

前言:文化可以强国,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群众文化的建设意义与方法。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能够促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文化逐步建设中,我国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从未降低,发展群众文化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实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文化资源加以整合。

一、夯实群众精神生活为基础实施管理

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突出人民群众的活动的主体地位,将组织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形式,使得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将其渗透与发展于人类社会的每个方面和每个时期。文化在人类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其本源在于物质文明,以精神文明为发展方向。发展群众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的推动下也逐渐丰富起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模式也出现变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层次。一些需要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也在变化,可以在展现自我的同时,突出群体表现,使得群众形成凝聚力,共同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精神环境。

二、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

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这就使得群众文化水平建设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在建设群众文化这个领域发力,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我国由多个民族组合成,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1]。这就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凸显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应该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融入进来,以继承、融合以及创新的方式促进群众文化得以发展,从而逐渐打造出凸显乡情气息的,且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例如,在我国福建地区,客家文化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当地仍然在中秋节、元宵节以及端午节到来之际以传统的方式庆祝节日。在每年的10 月份,还会举办木偶戏、舞龙舞狮以及龙灯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推动社会文化建设,使得人民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这种群众文化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较不容忽视。

三、积极创新群众文化形势促进文化发展

要想使得文化得以生存、传播和发展,应该夯实其文化形式基础,单一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文化创新效果,还需要持续对于群众文化的形式和方法实施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群众文化能够得到全面发展[2]。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将更多具有创新性质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得能够衍生出更多新的文化品种。应该选择与采取更多文化创新的方式,使其能够被更多群众所接受,总结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文化,并融合于实际的群众文化经验,能够对其进行更加深化的探索,使得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性的群众文化形式被推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为我国的群众文化创新提供更多经验与动力。

四、重视建设相应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沟通方式相对具有局限性。相关的部门应该立足于实际,为发展群众文化,整合文化资源搭建相应的沟通平台,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能够得到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营造轻松的社会学习环境。在多年前,人们进行外来文化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广播和报纸[3]。现阶段,以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为方向,互联网成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更多新契机。各个地区的相关部门应该抓住这个优势,运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对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改革加以宣传,以多变为背景建立新型文化体系,凸显爱国主义核心,促进和谐社会得以构建。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中建设群众文化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阻力,需要向群众普及网络技术,强化对于中老年人群的培训,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些违法行为予以打击。要想到达促进群众文化和谐发展的目标,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群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结论:综上所述,发展群众文化成为了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群众文化管理工作中,应该夯实群众精神生活为基础实施管理;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积极创新群众文化形势促进文化发展;重视建设相应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本文对创新群众文化管理体系,整合群众文化资源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