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谚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探析

2020-12-07 13:22:30哈力赛阿合买提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哈力赛·阿合买提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谚语是一个连贯的句子,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谚语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简短的句子中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它是一种广为流传的句子,直观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对人们起到激励与鼓舞的作用。

一、谚语的特点和种类

(一)汉族

谚语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直观的反应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谚语在性质和格式上相当于一个词语,它一共有单句式、紧缩句式和复句式三种模式。其中单句式由主谓式和非主谓式两种模式构成,其中主谓式的谚语较多占据总体的27%左右。紧缩句式主要由意合式和关联式这两种模式组成,意合式缺少固定的模式,由语言逻辑直接构成。关联式是通过关联词对句子进行连接。复句式由简单复合和复杂复合两部分组成。

(二)维吾尔族

谚语在维吾尔语中的使用频率占据首位,是一种深受维吾尔人民喜欢的文学表达方式。它具有生动形象、表意清晰、蕴含民族文化的特点。它彰显维吾尔人民在工作生产中积累的保护经验,具有重要的科普意义和现实意义。维吾尔族的谚语具有一定的强大的概括能力,语句相对完整。在谚语中最常见的就是比喻、对比、拟人和夸张这四种表达方式。

二、谚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方法

(一)直译

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保证翻译出来的谚语符合原文的表达逻辑和不会引起错误的联想。这种方法在翻译后会保留原句子中描写手法、附带的历史背景、蕴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的色彩等。在进行直译时要求应该进行遵从与原文中所表达的含义,最大程度上提高使用原文文字、结构框架和表述方法。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维吾尔族语的翻译工作,可以使句子之间的衔接度更加流程舒服、表述清楚直观、利于人们进行理解,能够精准地把汉族的优秀文化传递给维吾尔族的人民,语言直接准确,有效地避免语句不顺畅的情况[1]。例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翻译为维吾尔语就是“mi q caqirimca yarga caza qurup bargan ziyap atmu baribir tugaydu”。

(二)直译后加上注释

在翻译过程中,有的谚语直接翻译出来,会存在一定的歧义,导致读者们无法有效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采用其他的模式又会改变句式的整体结构和表达的情感,这时就需要采用直译后加上注释的方法。这样可以把那些对于维吾尔族人民较为陌生的历史故事和风俗习惯进行解释,使其理解谚语中所蕴含的意思。在翻译中先把谚语直接翻译出来,之后在添加上解释说明。因为汉语和维吾尔族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部分汉语的词语在维吾尔语中并不存在或者意思相反,添加上注释更方便读者理解。例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翻译成维吾尔语就是“miqayaq olidu,amma qatmaydu”。在文末应该备注上这句话出自于我国的《刘代伦》,百足是一种虫子,僵的意思是倒下。

(三)意译

部分汉族的谚语进行直译的话会让维吾尔族的读者们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句子的含义,不能正确判断谚语表达的情感。这时就需要采取意译的方法,在翻译时遵循保障谚语整体句意的前提下,不考量每个词语之间是否一一对应,主要的目的是向读者表达谚语中包含的情感[2]。例如,“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句话翻译为维吾尔族语为“musundaq xuyi obdan cokann yatta iql imni axturupmu tapalmaysan!”汉语的意思是难以找到,翻译成维吾尔族语就是这样的女子大千世界都找寻不到。

(四)意译后加上注释

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在意译的基础上,那些对于维吾尔族人民较为陌生的历史故事和风俗习惯进行解释,使其理解谚语中表达的含义。例如,“东施效颦,丑上加丑”这句谚语翻译为维吾尔语为“bu xuddi Xi Shiniqqesini t urusini xosna qizniq doriyinidak”其中解释这个谚语的典故,谚语的主要形容那些盲目模仿,带来不好效果的人。

(五)借用法

汉语谚语产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手法,如果进行直接翻译维吾尔族的读者们将难以理解。这时采用借用法的模式,再不破话汉语句式的前提下,采用比喻形象较为相近的维吾尔族的谚语进行代替。要保障选取的维吾尔族谚语在句式、表达手法和内涵等方面都与汉语的谚语没有较大的出入,要属于同一风格。例如,“关公面前耍大刀”这句谚语翻译为维吾尔族语为“ustini aldiya otu waptu”这句谚语的意思在行家之前卖弄,维吾尔语的翻译与这个意思一致。

(六)等值转义法

在直译或者意译中都应该贯彻等值转义法,应该遵守原文的格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民俗习惯、艺术表达、地理风貌等。不同的民族在表达同一个情感时选取的比喻各不相同,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在翻译时要在保障谚语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等值转义对谚语的表达进行再创造。例如,“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翻译为维吾尔语为“bir qapaq su quyulyandak bol di-da,ozini naga qoyarin bilmay”这里面“十五、七、八”这些词都是泛称,不是固定的数值,在翻译时维吾尔族把“桶”换为“葫芦”,因为他们习惯于用葫芦进行打水。

结论:综上所述,谚语就有简单直接生动的特点,用简短的几句话反映一个深刻的道理。不同民族的谚语的特点、种类、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集合了本族人民优秀智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将汉族的谚语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应该结合句子的含义和句式,选择适宜的方法,提高表达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