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丽秋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11)
深化城市活力建设政策背景,2019 年,鞍山创新探索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追求乘法效应打造城市融合经济体,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 年1 月,鞍山出台《中共鞍山市委关于深化城市活力建设推动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决定》,提出聚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激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要素,重塑环境、重塑形象,建设更具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活力鞍山。深化城市活力建设,是实现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政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不同寻常的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深化城市活力建设,是年初新冠疫情未现的科学谋划,而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已然按下“重启键”,基于域内实际培育旅游新业态,助推旅游业复苏,已经成为深化城市活力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业态产生于零售领域,指的是零售点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即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在零售领域,经营形式、售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及规模与区位这类怎么卖的问题是其业态的核心范畴。旅游业态一词对应的就是旅游业如何经营的问题,其基本形态主要有:旅游业的服务形态、旅游要素形态、旅游要素组合形态、旅游业的配套形态、延伸形态和聚集形态等。传统的旅游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因此传统业态也主要是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游客的观光休闲提供服务,从组合形态上看也主要以旅行社为主体来组织游客。
随着新消费需求的不断涌现,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业态创新成为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成为培育旅游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旅游新业态是指旅游围绕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与其他行业不断融合创造而产生的新的旅游产品及消费运营形式。在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基础上,激发旅游的动机要素越来越多,有学者将这些新的旅游要素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商、养、学、闲、情、奇。这些要素反映了现代旅游的特色和更深层次的需要,突出了现代旅游体验的特点,同时强调了现代旅游注重主题化的需求。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新需求、新要素。“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新要素。“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情”是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奇”是指探奇、探险、探秘、游乐、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也有学者对旅游新业态进行了涵盖全域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毕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形态的界定。
文化和旅游部在最新发布的《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着力开发11 个旅游新业态:包括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和谐游、城市购物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邮轮游艇游、自驾车房车游等也对旅游的新业态进行了概括。
综合学界及政府的指导意见,我们认为旅游新业态主要包括三大类型,即新的旅游组织形态、新的旅游产品形态、新的旅游经营形态。
1.新的旅游组织形态。有业务融合型新组织形态,包括会展旅游集团、景观房产企业、旅游装备制造业等,有网络技术与旅游融合形成的新组织形态,如携程、e龙等在线旅游运营商。有多类型企业合作发展的新组织形态,如旅游产业园、旅游产业集群等。
2.新的旅游产品形态。包括与交通工具结合形成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自驾车旅游、高铁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自行车旅游、太空旅游等;与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温泉旅游、影视旅游、高尔夫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赏花游等;针对细分市场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夕阳红旅游、夏令营旅游等;由出行目的引发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纯玩团、探险旅游、养生旅游、教育旅游、乐活旅游等。
3.新的旅游经营形态。包括多类型企业形成的联合经营形态,峨眉山景点与旅行社形成的“峨眉山旅游专卖店”,酒店和航空公司的联合营销、借助美团、本地宝等联合营销。
2019 年,鞍山市提出了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四产融合,在旅游新业态开拓创新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2019 年,鞍山市成立旅游行业协会。首批协会共有成员单位122 家。打造了10个以上旅游产业联盟,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推进成立鞍山市文化旅游联盟,组织全市72 家文化、旅游、体育、餐饮等重点企业成立鞍山市文化旅游联盟。全市8 家重点旅游企业集团(千山旅游集团、汤岗子温泉集团、岫岩文旅集团、御汤泉欢乐水世界有限公司、鞍山新钢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鞍山胜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千山区祥和人家度假庄园、佳宁欢乐谷旅游景区)加入全省旅游企业集团发展联盟。千山风景区和御汤泉旅游度假区加入到东北旅游景区联盟。
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夜经济等体验消费。举办了大众冰雪季暨“万人上冰雪”系列活动和千山首届冰雪嘉年华活动。大力发展四产融合下的夜经济,鞍山大馆夜市、明达欢乐夜市、站前夜市、太平夜市相继开业,并融合文化、餐饮、演绎等相关要素,丰富百姓生活,扩大消费业态。探索打造集文艺演出、美食节、图书夜市于一体的烈士山通达文化夜市,举办“月亮杯”群众文化大奖赛及文化惠民演出36 场,整合、扩大和拉长延伸本地文化产业链,发展“月亮经济”。
深入开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工作。海城市聚焦健康养老、休闲农业、历史文化、温泉旅游、精品民宿等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特色小镇;开展“文化惠民季”系列活动,建设70 个村级文化广场。把鞍山大剧院打造成高雅艺术的演出中心,把群众艺术馆打造成钢都百姓的大舞台。把奥体中心打造成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承办地。2019 年鞍山承办了辽吉职业篮球对抗赛,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全国游泳锦标赛、中美篮球对抗赛、中国乒协会员联赛分站赛、国际男篮争霸赛、CBSA 中式台球中国锦标赛、辽川篮球超级争霸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27 场次。在办赛过程中,融入了非遗项目展、玉器展、车展、文化艺术表演等非体育项目,打造了“体育、文化、健康、旅游”四产融合的赛事活动运营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等。
鞍山市旅游产品资源丰富,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中国名胜千山、祖国钢铁之都、中华宝玉之都”等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了涵盖观光旅游、宗教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沟域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等较成熟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发挥旅游业态的集聚作用,重塑环境、重塑形象,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基于已有的四产一体项目,鞍山将加速推进“四产融合”,建立利益互沾的“四产融合”企业联盟和信息化平台,采取“一票通”、共享打折等方式,鼓励文化、旅游、餐饮、商业等企业互惠合作,形成旅游景区、饭店、宾馆、商场、交通等价格优惠联动机制,打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经络,推进“四产”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升级,拉动消费,实现附加价值的最大化。充分挖掘提炼红色钢铁文化、玉文化、千华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速建设南沙河文化旅游带、华侨城-千山欢乐谷、文博大观园、“东北风”大剧院、钢铁文化主题公园、林海雪原、“钢都1953”文旅小镇、南果梨黄金走廊、台町历史文化街区、鞍山城市花园、二一九公园生态圈和经济圈、观光旅游老火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发展网红经济,打造网红打卡地、旅游新地标,开发文旅综合体、网红产业综合体和景区。
围绕梨花、南果梨、牛庄馅饼、温泉、冰雪以及评书、高跷、驴皮影、海城喇叭戏等特色优势,打造以梨花节为代表的“四季旅游”主题活动。举办马拉松、自行车、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建设汤岗子医养康养基地,打造亚洲最大最优的亚健康理疗中心、医养保健中心、中西医结合预防和康复中心、传统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健康研究中心,支持亚健康理疗、慢病治疗、术后康复、运动创伤治疗等项目,吸引劳模、科学家来鞍山休养。建设鞍山院士服务基地。开通“千山号”鞍山文化旅游观光列车。利用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单田芳影响力,打造全国曲艺名城,并充分发挥孟泰、王崇伦等模范人物知名度,打造钢都红色文化名片,依托钢铁资源优势,打造全国工业文化研学精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