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培训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

2020-12-07 13:22:30李丽红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李丽红

(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一、立项必要性

企业员工培训规模庞大,每年各层次培训非常多,很多培训在一周之内,大多培训学员培训时热血沸腾,回到工作岗位一点点忘记所学内容,所发培训资材基本是纸质教材,形式单一,不符合“互联网+”时代视频、声音、图像、文字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立体化”培训理念;培训班大多在80 人左右甚至更多,从20 多岁大学生到50 多岁老工人,虽然从事相同岗位,但这些人基础差异比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而目前使用统一培训教程,采取统一讲授方法,统一进度,因此出现层次高的学员觉得平淡,层次低的学员又听不懂的现象,培训师顾头不顾尾,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培训中很多内容是在地下,一般只能描述或看示意图,集中培训时只能理论,无法把现场情境切换到课堂,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动画、视频、影像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培训的效果;由于一线骨干在企业生产中不可替代作用,不可能有很多时间集中培训,生产一线离开他们可能出线生产安全隐患,但这些人也需要学习和提高,有时学员在培训时电话指挥甚至往返于工作岗位和培训课堂,不仅培训质量下降,而且还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培训师大部分属于经验型,有某方面专长同时加上一些培训技巧,大多数培训师没有进行过课程开发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他们所授培训课程没有进行系统的开发,目前学习理念飞速发展,课程开发从经验型发展到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和SAM(敏捷迭代模型),如何规范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也是目前培训管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培训师的学习理论、培训理念、课程开发能力、网络课程制作水平也急需提高,绝大多数培训师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即使他们更新了培训理念,也需要网络课程制作能力才能够落地,微课在教育和培训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这些在企业大多数培训中还未尝使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员工教育培训需要进行内涵建设,与时俱进,更新教育培训理念,规范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建设,改变学法方法,培养内训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企业内训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出现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资源匮乏等一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训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的研究对于培训的更新换代具有必要性。

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企业培训质量调研。针对企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基层和员工对企业培训的期望和建议,提出员工对“互联网+油田培训”教学模式的看法。

(二)初步创建“互联网+企业培训”教学模式。提出企业员工培训的理念,结合MOOC、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对企业内训的启示,研究混合学习理论、翻转课程理论应用研究。

(三)开发一门课体现“互联网+企业培训”教学模式理念,提高内训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课程--《“互联网+教育”:内训师信息化教学实用技术》。开发“互联网+企业培训”课程开发流程和标准,在课程开发理论指导下设计培训课程,进行“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研究,将本门课程制作成微课并探索资源包APP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