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2020-12-07 13:22:30蒲思源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蒲思源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1700)

在全面深化舞蹈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密切立足于教改趋势,通过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前训练,提升其艺术鉴赏力,进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既具备娴熟的学前教育理论常识,又拥有过硬舞蹈专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一、加快舞蹈课程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首先从强化训练学习入手,进而不断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推进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加强理论建设,切不可忽略舞蹈教学的理论学习。事实上,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旨在密切联系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特别是幼儿的体育保健知识、舞蹈基础理论常识以及幼儿乐理常识等。经由对幼儿开展系统、扎实的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灌输,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学前儿童舞蹈的认知更进一步,在日常舞蹈学习和训练时均能更具目的性、方向性和侧重性。与此同时,学前儿童舞蹈的编排离不开对大量优秀舞蹈艺术作品的赏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着力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借助课内外丰富的舞蹈教学资源,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赏析不同风格类型的舞蹈,丰富自身的舞蹈语汇,尤其要着力增强自身的舞蹈鉴赏能力,并自觉尝试运用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提升舞蹈作品的鉴赏水准。

其次要有意识地丰富舞蹈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既往舞蹈教学体系中,舞蹈表演占比要大于舞蹈创编类的课程。要在有限的课程中增强广大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就要不断地丰富舞蹈基础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学好民族民间舞等基础舞蹈的同时,能够密切联系舞蹈创编的理论常识开展必要的编排实践。譬如在开展地方民间舞——《花鼓舞》教学时,教师在完成基础动作讲解后,要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舞蹈的编排,可以随机分组的形式进行编排创作,也可以请学生们自主选择同学作为舞蹈编排的搭档。不难发现,通过过这种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助于让学生们把当堂课所学的舞蹈要领开展简易化的串联组合,进而使其掌握全新的舞蹈知识,并能在编排实践中逐步养成对舞蹈编排的热情,激发大家创新舞蹈编排的内生动力。

再次,舞蹈课程整个体系的教学改革同样离不开教学评估的有力执行。现今对舞蹈课程的教学评估大都运用形成性评估的方式,包含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学习态度及出勤率等方面。然而,鉴于舞蹈教学本身就属于艺术教学的范畴,因此,要不断地让学生们在舞蹈学习中汲取成就感和正能量,这就需要摒弃以往纯粹以期末考评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做法,不妨运用学生自主评估的形式,经由学生自身对个人课堂表现、对课程教学的期望值以及自身个性特点加以科学完整的评估。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自我反省,并在这一过程中补齐自身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短板,进而使舞蹈教师多维度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业水平。除此以外,教学评估作为一项动态评估,从来不拘泥于其中一种评估手段,舞蹈教学还可通过学生们交互评估,进而使学生经由评估别人表演舞蹈的评判性分析来完成对比学习,这种互评落实在教学中,主要以分小组表演、观摩和现场打分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来,使每位学生通过深化与同学的对话和交流,能够更好地“知己知彼”,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的完成教学评估。

二、着力增设课内外实践的机会

在完善和健全舞蹈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就要努力向实践的方向迈进。在课内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传授新内容时,可让学生们做对先前学过的舞蹈动作回顾,以便作为新课的热身。待学生们找到舞蹈教学的“肢体感觉”后,便会更高效地学习新课。当然,鉴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但内容多,故教师在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时,要更多地抽出课余时间让学生们加紧排练,特别是舞蹈创编训练,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全面地观察、熟知学生们排练的全过程,需在实践课上让学生们自行组织,借助课内时间完成舞蹈的构思、编排、导演、排练及表演,接着教师对整个全过程要做总结性的评估。必要时,在课内和课余时间排练时,可让学生们分小组训练,有助于使学生们更好地评判和交流舞蹈实践经验,整体推进实践课的质量提升。

在课外实践课上,高职院校要拓宽和丰富课外实践形式,积极稳妥地搞好技能比拼、文艺汇报表演、院校艺术节及毕业晚会等。当然,必要时,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专门的舞蹈模块以及主题活动,譬如学前儿童舞蹈模拟比赛以及儿童舞蹈创编比赛等要积极推行,以便增强学生舞蹈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要顺应教改新趋势,深入推进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及增设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进而整体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