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0-12-07 13:22:30张楷丽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张楷丽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夹湖学校,江西 赣州 341700)

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但当前音乐教学之中没有实现达成此理想的教学境界,需要对其不断改革与创新。那么究竟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影响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因素

初中音乐教学会涉及到老师和学生两大方面,在分析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之时,必须要从师生两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从针对性视角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探寻,保障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师生对音乐课程存在认识偏差。音乐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全面塑造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但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之中,却存在师生都不重视音乐课程的情况,所以教学的敷衍性较强,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是师生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副科”,认为其学习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并无太大作用,当师生都缺乏正确认知之时,自然会影响最终的音乐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之中,部分老师仅围绕课本教学,不注重对创新教学元素的挖掘和引用,在此教学背景下,便会出现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等不良情况,局限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要求老师对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其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之中,部分老师的教学正与此相反,仍沿用最传统的讲解式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被动记忆,而没有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又不利于对学生的发声、演唱、乐谱认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当学生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之时,学习兴趣也比较薄弱。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音乐教学体系,真正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及发展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导入

课堂导入是初中音乐教学的第一步,此阶段能否通过科学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因此,老师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内容,利用导入将学生带入到主题内容的积极学习中。比如在教学《中学时代》之时,根据学生正处于中学时代的特点,让他们讨论下中学时代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在讨论中对歌曲的内容、情感产生探索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再如在教学《渴望春天》歌曲之时,由于春天有很多美景,再加上学生对春天非常熟悉,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春天美景相关的图片、小视频,观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并让学生表达心中情感的想法,主动参与到对歌曲的欣赏及学习之中......在这样趣味性的导入之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更加高涨,能达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之中,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时,要注重对课程内容的丰富,只有学生在课中接触到丰富的内容,才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展其学习视野之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价值,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对课程内容丰富的过程中,要围绕教材内容推进,这样的丰富课程方式才真正具有效果。比如在教学《我的未来不是梦》歌曲之时,这是一篇励志性的学科,老师可以围绕此中心情感在网络中搜集歌曲,如《最初的梦想》《隐形的翅膀》等,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对比,对其不同情感进行感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创新教学方式

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中,由于老师缺乏创新教学的意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需要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比如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之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朗读,感受其中的情感及特点,之后再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对其内涵、情感、节奏等进行讨论,在有效讨论中对歌曲进行赏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试唱,对演唱形式及歌曲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感悟。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老师要对影响学生兴趣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针对性的视角提出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