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华
(永康市供电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300)
电力计量标准化的实施,一方面为电力企业节约了供电成本,提高供电的质量,另一方面符合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宗旨,让广大用户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所以,电力企业要充分意识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对管理机制的有效创新,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大力实施基础建设,诸多地区的供用电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条件和电力行业技术条件的限制,电力企业依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不利于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对电能需求的日益增多,这给供用电系统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国家已经在着手完善电网系统的建设,但是一些传统电网工程的弊端得到了逐渐显现,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多方位需求。所以,强化电网系统中的硬件建设和技术革新,进一步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也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区域,该问题非常明显。也就是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电力资源对其的影响。电力生产以及应用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这当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实施,分别是确保安全生产以及对用电率不断提升当中,但是,电力计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其计量设备逐渐开始加强对一体化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并且也实现了智能化以及数字化,这主要是由于电能测量对于整体电力系统和经济发展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是将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降低,这样就能够将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想要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有章可循,在实际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最为科学合理的确定,从而使得各项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对电力计量工作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保证其计量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将整个管理过程都公开化和透明化,并对整个管理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制定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工资制度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还可以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具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大大提升电力计量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进一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应用新技术是提高电力计量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电力计量人员的培养工作,通过采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电力计量人员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水平,确保电力计量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在应用全新电力计量技术过程中,需要企业持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引进力度,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开展深入的研究区,并持续加强技术和科研经验交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技术研究和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应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通过不断加强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切实改善电力计量设备的运行效率,最终提高计量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
任何工作的开展,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电力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在管理中不断融入人人平等的理念,并且要在全面开展与实施具体工作的同时,根据企业内部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出一套与之有关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除了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外,更需要定期检测设备。遇到设备发生事故,要实地进行调查取证,建立全面完善的安装制度,保证各个工作人员都能对工作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与企业的奖惩制度相互结合,才能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电力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量逐渐提升,也对电力资源的供应质量、安全稳定性以及企业经营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完善对电力的标准化计量,并通过加强电力计量管理,提高用户对供电企业电力资源供应服务的满意度,然后利用更加完善的电力计量方式进行电力计量,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