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数学魅力,打造高品质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20-12-07 13:22:30蒙世泱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蒙世泱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第三小学,广西 南宁 530400)

前言:要想真正地开展好数学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教学高效的开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生成兴趣,不断地提高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对有效性教学方面的探索,促使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想真正的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就应该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加深认知[1]。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思想,达到良好的课程开展效果。所谓的教学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当中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掌握,推动学生的协调发展,让课堂效益和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有效教学往往是新课程改革推动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行动更好地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推动学生在多方面的发展,让课程开展真正地做到行之有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策

(一)联系实际生活,提高教学有效性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有所收获,能够利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知识和经验对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借此在实际生活和知识之间构建起桥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例如,在讲解《百分数》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寻实际生活当中的百分数,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将生活中的百分数拍摄成照片及时的上传在群中,回馈给教师。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素材制作成幻灯片,并在课程当中进行播放。先进行百分数概念的传授,再让学生对课件当中呈现的百分数的含义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郁。

(二)引导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有效性

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具备着思维灵活的特点[2]。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应该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操作当中。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真正地做到动手动脑、思维活跃。例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一课的过程当中,在探究两者之间体积存在的关系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装沙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总结关系和规律,并在后续的课程当中交流经验、展示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当中找寻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带动学生获取到更好的发展。

(三)构建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翻转课堂的构建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3]。这样的模式构建可以带动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获取到更多。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加强翻转课堂的构建,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提高,真正地让有效教学得到实现。例如,在讲解《分数除法》这一知识点之前,教师就可以将除法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并录制成微课,经过资源的整合形成五到八分钟的微视频,在后续的微信群当中进行上传。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在微视频的带动下开展预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后续的课程中再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当中更加自主积极,促使有效性教学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加强情境引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情境引导也是有效性教学在构建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当中的抽象性,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例如,在讲解《比例》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实际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中国地图在大屏幕当中进行播放。可以对地图当中的比例部分进行放大。通过多媒体的放大、缩小等功能让学生感觉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对比例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就能够扫清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障碍,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真正地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相符合,应该为教学内容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两者之间应该真正地做到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情景创设的效果,促使有效性教学得到真正的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不断地追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得到完善和优化,达到最佳的课程开展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实践操作、构建翻转课堂、加强情境引导。让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