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0-12-07 13:22:30王秀萍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王秀萍

(齐河县第五小学,山东 德州 251100)

一、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主创能力

在小学课程中,数学学科比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形成新的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转换教学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变形和变换形成新的图形,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规划教学目标,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方向,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目的逐渐降低,缺乏创造力。其次,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基本灌输,形式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低下。最后,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开始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但过分追求学生的成绩。评价标准以分数为依据,轻视教学过程,重视课堂教学效果。

三、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故事导入,激发活力

小学生具有年龄相对较小、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教师不应将此视为缺陷,而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课堂介绍中,用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识中去。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倍数”这课时,老师说:“小明和小红一起跳绳。小红第一次跳了15 次,第二次跳了19 次。小龙和小红谈话时,小明开始跳绳。在此期间,小红没有统计小明跳绳的次数。小红问:“你跳了几次?”小明说我的第一跳是你第二跳的两倍,第二跳是你第一跳的三倍。猜猜我跳了多少次?”听完故事后,所有的学生都对小明的跳绳次数有疑问,大家纷纷举手问老师“2 倍”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导入,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教师就将新课的内容引出来了,学生都试图搞清楚小明跳绳的次数,自然对“倍数”的知识也有了想学习的欲望,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二)小组合作,体味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融入课堂,效率会很好。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引导。

例如,一次公开课的前几分钟,我提出问题,学生迟迟不敢举起小手,与平日里课堂上的表现大相径庭,后来终于有一个学生举起自己的小手勇敢的回答了问题,我在黑板上给他所在的小组,画了一颗五星,并表扬他说:“这位同学的勇敢,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了第一枚五星,看看其他小组的成员能不能像他一样”,这个举动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互动是很重要的,正确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重获自信。在某堂课上,小组学习过程中,我对每组成员的成果进行检验,发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女同学,任务完成的非常好,我立即对她进行了表扬,并让她说出在此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虽然回答问题时,女同学声音很小,但是表达的很完整。我说:“你回答得很好很完整,如果下次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完美了”。之后,每堂课这位女同学都听的很认真,回答问题也不再胆小,而是更从容、自信了。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激情。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出轻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学生注意力能够快速集中,专注力更强,进入课堂的速度也会更快,同时保持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学生的感官也能得到很好的刺激,学习动力更强,后续学习也能得到保证。

(四)教学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属于小学适龄课程的基本性质,也是小学适龄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为学生将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数学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不是从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从数学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建立学生的内在自信和学习潜能,为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开辟广阔的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方式是充分打开观察视野的主要途径。即使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在旅游或看电影、电视时也会谈论所观察到的物体图形,这也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主要形式。同时,有效的课前准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活的东西”,进而理解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相关教学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