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20-12-07 13:22:30杨永禄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杨永禄

(山西省孝义市下栅乡下栅中心小学,山西 孝义 032300)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通过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科学的探究精神是科学学科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和重点任务,同时这也是本文探究的主题。本文立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举措,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现科学育人的真正意义,为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创新的工作思路。

一、探究能力的含义及意义

在当今时代,探究能力可谓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探究能力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探索自然规律,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教育改革的重难点。

无论是什么学科,其设置的根本意义都是运用于生活,去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如果脱离这一点,那么学科设置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则正式符合这一关键点。通过科学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大背景是属于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考上大学”是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一切教育活动都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展开。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受这种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他们仍坚持科学成绩是第一位,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是为成绩服务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在科学学习中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习,忽略探究活动的培养。

三、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吸引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小学生的专注力和自制力不强,在科学课程中,直接干巴巴的给小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消磨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利用多媒体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展现方式——视频、动画、图片、音频等展开教学,对学生来讲是十分具备吸引力的。因为多媒体的教学展现方式将抽象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活现,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到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岩石与矿物》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去搜索有关矿物和岩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及视频、图片等,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用新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加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二)缓和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该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需要老师具备亲和的教学形象。对小学生来讲,如果教师和蔼耐心,则其在课堂上会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活动中也会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是如果教师教的严肃,通常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及发表自己见解的意愿度会较低。

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树立一个亲和的教师形象,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观点,对一些“简单”“可笑”的观点,教师也要耐心的解答,而非批评责骂学生。这样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才会大胆质疑,才会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三)贴近实际,举办科学探究活动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光靠理论知识讲解是行不通的,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多举办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解道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神奇的机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将班级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讨论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拧螺丝钉有哪些学问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贴近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小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是科学学科的意义所在,而且近年来相关的教育部门及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通过一些科学探究活动,来增长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