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教学结合音乐的实践应用

2020-12-07 13:22:30李伟华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李伟华

(广东省汕头市聋哑学校,广东 汕头 515041)

听障儿童的学前康复训练以培建和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兼顾并整合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相关领域的内容。适当利用音乐辅助听障儿童学前康复训练课程,对于提升听障儿童的听力功能和言语表达能力,促进聋儿对声音的认知能力、对语言和外部环境声音的理解能力、注意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一、康复训练的音乐辅助方法

(一)乐器的使用与介入。可以利用乐器对学生进行听觉察知训练(倾听乐器声音的有无、有意识地听并做出相应反应)、听觉定向训练(有意识听取乐器声音,形成寻找声源的能力)、听觉识别训练(根据声音辨别乐器种类)、听觉记忆训练(按顺序还原几种乐器的发声)。乐器声音有不同频率,可以训练听障儿童识别不同频段声音,通过改变乐器的响度、音调、方位、音高,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通过触摸、观察,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二)节奏性发音练习。在教会学生节奏这一概念以及使他们达到辨别几种简单节奏类型的水平后,可以在发声练习和语言训练中加入节奏,用节奏带动学生进行训练。教师利用打击乐器或播放节拍器,根据节奏带领学生做口舌训练、呼吸操和拟声训练,练习音素、音节和四声,通过节奏让学生感知和把握语速、语调和语言的连贯性,学习朗读节奏的划分。这种练习能够帮助听障儿童改正说话拖音、抢拍、语速过慢、停顿不正确等问题。

二、康复训练的音乐课程活动

(一)开发趣味性音乐游戏。融合音乐的游戏化课堂,充分调动了学龄前听障儿童的听能、体能、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认知和理解语言。我们的音乐游戏应有目的地进行,例如在游戏中发出语言指令,训练学生迅速实现音义联结,形成听觉理解;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察觉和识别不同声音;游戏过程中进行口语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音乐中加入律动,用身体感知韵律,提升肢体协调性等等。

(二)认识和体验不同乐器。听障儿童也可以成为演奏的对象,更进一步地体验声音的来源和形成,如从吉他的琴弦看到音波振动,从鼓面跳动的豆子看到鼓膜的振动、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正相关……打击乐器可以加强对节奏的把握,键盘乐器、弦乐器是认识音阶、音调的重要渠道,管乐器可以锻炼呼吸吐气、纠正发音方式。这类乐器学习课,更强调的是体验而不是演奏,是通过简单的配合来加强对声音的认识,提高其专注力和音乐审美素质。

(三)利用好音乐发声训练。音乐课的发声练习与听力康复训练的发声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利用发声练习培养听障儿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矫正发音部位错误、构音障碍、声带闭合不好、气息差等问题,改善他们的发音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像打哈欠般地吸气、叹气,用呼吸训练帮助学生找准正确的发声状态,发音练习可以用“u”“a”“ü”“s”“c”等音素,还可采用哼鸣练习。

(四)欣赏、吟唱儿童歌曲。儿歌中有的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有的是模拟自然界声音,有的是反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好品质,有的是抒发情感,有的是表现生活……例如学习声母“y”之后,教师可以教唱儿歌《王老先生有块地》,里面就含有“yi”“ya”“yo”三个不同的音节。不同的儿歌歌曲都有其不同的功用,通过反复吟唱儿歌,能帮助听障儿童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

(五)音乐主题集体课活动。听障儿童的集体课可以举行一些音乐主题活动,例如手指谣、音乐聆听、节奏回声、音高回声、音乐欣赏活动、声势游戏、律动游戏、歌舞表演等等,这些轻松的音乐活动能为每一个人带来欢乐与愉悦,带给他们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

三、提高注意力的音乐元素选择

对有一定听力补偿的听障儿童而言,他们同样拥有对好听的歌曲或者新的音色的好奇,当他们的兴趣被勾起,教师再加以引导,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音乐进行辅助,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升他们受训时的专注力,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缓解部分学生上课容易走神、有小动作、兴致减少的毛病。

(一)课堂背景音乐。有研究表明,较高频率的音乐会为脑部提供动力能源,较低频率的音乐可以释放心理压力。从实践期间选取的多种类型的音乐作为训练时背景音乐来看,较为明显的现象是:在进行阅读练习、放松训练、口舌操练习时播放温和古典的音乐作品,学生会放松身心、平和情绪;在讲有趣的故事时,把轻快活泼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将动画、音乐、语言声融为一体,能够提高学生认真聆听的专注力,减少学生注意力下降的现象。

(二)课堂音效。在课堂其他环节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有关音乐的元素,例如教师进行提问时,为学生的回答加入音效,回答正确播放欢快的提示音乐,回答错误时播放低落的音乐,既增加了课堂趣味,又能够提醒学生认真作答,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康复训练时运用一些有趣的音效增加课堂小变化,是提高听障儿童注意力水平的有效办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前听障儿童的注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