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刚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9000)
教书育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班主任历来都是一件难事,特别是中职班主任更为难当。其实,我们就中职德育教育而言,班主任只要能够做到“用心用情用爱、尽职尽责尽力”,再加上宽严有度的引导,那么便能够获得较为不俗的德育教育效果,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整体质量的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只要能够找到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便可以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得以提高得更为持续、稳定、自然。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空间就存在于“与父母的交流”,存在于“与同学的沟通”,存在于“正常的社会交往”,存在于“校内的集体生活”,等等。但是,就中职学生而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极易在心理空间中出现心理失衡的问题,从而表现出较多心理上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而给班主任实施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时候,中职班主任要清楚地知道,要想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就必须要“用心用情用爱”,以此来唤醒学生的自尊自爱之心,发掘出学生更多潜力以实现自我教育,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较好的教育心理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卑心较强、行为习惯较差的中职学生,班主任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用爱来感化或感染学生的问题,努力给他们带来理解、尊重和爱护。只有通过这样一种途径,班主任才能成功地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开始能够更为自然地接受并执行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并且将这些要求内化成为自身必须要予以严格遵守的道德准则,从而使得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得以获得更为稳定的提高。
“奖励”和“惩罚”是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在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的一种惯用手法,对于管理学生而言是极为必要且有效的。但是,对学生施以奖惩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这三项基本原则,若是没有能够注意到这几点,使学生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奖惩措施,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使得班主任站到了对立面上,令班主任毫无威信可言。因此,中职班主任在通过奖惩途径来实现德育教育之时,必须要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来做好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事情,自己就要先做到;一些不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应该做到。通过这样对自己施以高标准的要求,中职班主任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奖惩兼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成功地树立起威信,从而班主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进而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得以持续不断地提高。
中职班主任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得以获得成功培养,就必须要抓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赞赏的心理,通过赞赏来让学生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得以获得肯定,促使学生更好地体现出自身价值,激起学生强烈自信。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要在德育教育中注意对学生进行了解,努力去找寻及发掘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更为及时地去对学生施以赞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职班主任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就必须要对学生的缺点有所忽略,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更为平和的方式来指出学生的缺点,并让其在指引下改正。通过这样一种途径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开始更好地去实现自我教育,从一定程度上使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提高。
中职学生有时候会表现得过于自我,会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审视社会、评价自我、做出应对,不管是分辨“善恶美丑”,还是评价“是非曲直”,这一切全凭自己的好恶。同时,中职学生在对待组织纪律时也是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整个学习过程或许会显得过分的情绪化,是否违背了道德规范,是否在判断中未能分清黑白,这些他们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和学生讲道理,学生就觉得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否定,没有能够获得理解与尊重,开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抵触。因此,中职班主任要注意把握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勿直接和学生讲长篇大论的道理,而是学会将德育教育分散到其他教学活动之中,通过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之中的德育教育来给予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学生能够更为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这样,在中职班主任进行的自由化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据教学实际情景和学生实际需求,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施形式变得更为丰富了,从而德育教育的效果便获得了有效地增强。
德育教育其实并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庭亦应该是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的主要场所。中职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定期家访、电话或网络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接触,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等等,以此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使得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被更好地掌握,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进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同时,中职班主任还可以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予以更好地利用,借此机会来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将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与方法传达给家长,让家长能理解、支持并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让德育教育的范围得以扩展至家庭教育之中。正是通过“学校、教师、家庭”三者协同的途径,作用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得以成功地形成,而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才会得以获得更好地提高。
究其根本,中职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必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既要对学生施以专门的强针对性德育教育,又要让学生在其他教学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德育教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