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美灵
(江西省定南县第一小学,江西 赣州 341900)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兴趣的重要阶段,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1]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提高英语成绩的有效手段。而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做游戏”。小游戏融入英语课堂,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爱玩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英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英语应用能力,然而,现今,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并未完善,教师简单套用传统游戏框架,容易忽略教学本身,游戏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充分被调动,做游戏时间远远小于课堂教学,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将主要探索如何将小游戏完美融入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但同时也不容易被带动,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督促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主动与老师互动,轻松的学习英语知识,也可以减缓学生课后再次学习的压力,可谓是一箭双雕,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
任何游戏都会有智力因素的存在,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看似在玩,实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到了很多有用知识,同时扩展了视野,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生可以享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与竞争精神,同时让课堂氛围不再紧张,缓解学生疲劳。每种游戏中又蕴含了丰富的美育因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并在无形中陶冶学生情操[3]。
小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促进英语课堂进度,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充分体现目的性原则,如:教师可以设置任务性的游戏活动,对于 1+2=3以及6-2=4 这两个算式,一个是加法,一个是减法,可以使学生掌握 plus 和 minus 这两个单词,促进学生学习单词机会的增加,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训练难度,从单一思维训练到多项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训练能力的提高。
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的典型特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对单词卡片进行制作,通过让单词闪动出现,开展游戏,让学生将卡片上的单词复述出来,同时反复训练,增强学生记忆单词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日后学习英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词汇储备的积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训练,还可以组织小组间进行比赛,通过竞争,督促学生学习[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照顾到每位学生,发掘学生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对游戏进行设计,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难免产生代沟,但教师可以发掘差异,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避免游戏中出现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例如,在教学 We love animals 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同学扮演不同的动物,指导学生认领不同动物身份,并对其作出模仿,由教师发出口令,例如“tiger down”,扮演老虎的学生蹲下来,“tiger up”则是站起来,帮助学生有肢体语言记住动物类的单词,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乐趣,还帮助学生趣味性的学习了很多单词,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小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既响应新课改要求,又能够在游戏中,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自然而然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及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供了全面保障。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结合多个维度的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重视课堂氛围的形成,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锻炼学生素质的养成,促使学生的知识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