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12-07 13:22:30舒琴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舒琴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重庆 409600)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生物。

一、灵活运用课本教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们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生物课本的学习不是要求学生们死记硬本教材概念,而是需要学生们灵活运用,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出疑点难点,再通过自我寻找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并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牢记知识点。在学习课本教材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目前使用的人教版生物教材实用性较强,教师及学生们都应该把握和利用好现成的有利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挖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个部分、每个环节,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生物学在社会应用上的广泛性,在学习生物学时也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善于观察周围新鲜事物和现象,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让生物学习走进生活、运用于生活。例如,为什么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会很甜?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朵朵葵花向太阳”所描述的生物学现象等。这种种类似的联系生活的问题,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们深入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思熟虑,培养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的思维才能更加积极、活跃。教师应当允许并敢于接受学生们否定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也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职业素质以及思维应变能力,教师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盲从于课本理论,无论对于学生们的疑问或者否定,教师都应发挥自身职业技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并作出合理解释。

学习生物不仅仅要牢记课本基础知识,还要善于通过综合分析、合理判断、研究生物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运用综合的观点观察生物现象,分析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比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比较其中的异同,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RNA和DNA 的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等。教师要懂的采用合理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善于研究学生们的特点和个性心理倾向以及学生们的创造力要素;在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同时,也应该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努力完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在学生们心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还要完善学生们的能力结构,推动学生们各项能力协同发展;教师既要注重学生们的素质发展,又不可忽视学生们的个性特长以及现代教育观念。

三、学习借鉴前人经验,运用生物学史,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生物学上的诸多原理、规律都是前代众多生物学家们智慧的结晶,要使学生们学好生物,培养创新思维,就不得不回顾生物历史,学习前人经验、成果,感受科学创新的过程,重温原理、规律的推导产生过程,在学习、借鉴前人现有成果的同时,学生们也应该接受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他们科学的发现模式。生物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生物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应用生物学史可以有效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发展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们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敢实践的创新精神和态度。运用生物学史,引导学生们培养自己客观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引导学生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求异思维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学生们学习效果的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探究性人才,因此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实验方式又是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教师要增强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们细心观察,大胆提问,自己作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验证自己假设的正确性。

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学生们可以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在平时菜馅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盐后会有水分渗出。学生们可以依次为研究课题的依托,展开深入研究,并最终完成自我解答。在课堂实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实验的整个过程。再如,在实验药品的配置中,学生们应该懂得该药物在实验中的作用原理,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对于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学生们应主动分析原因,自觉加以改正,通过实验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材料,还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技能以及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探索自然的方法。另外,实验还能培养学生们严谨、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学生们在实验中表现出的不同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分层把握,因材施教,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在如今教育改革与创新思维背景下,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