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2020-12-07 13:22:30林聪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林聪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新江街道中心校,四川 内江 641100)

尽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核心素养的引入将为其教学水平的提高给予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增加学生数学计算的实践机会探索,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内涵分析

(一)明确数学教学培养要求

在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结合下,学生们的数字综合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主要表现为数字感知力、符号意识以及运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构建数学模型,进而有效解决空间问题。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将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及运算能力为重点,而这正是体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内容及教学目的。反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将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数学目标。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符合教学发展改革的整体规划,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下小学教学发展的大方向。

(二)加强学生以数学为核心的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之所以能实现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完美结合,也是在一定程度考虑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走向。核心素养不仅考虑与学习方面的结合,也是离不开生活的支持,在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充分结合下,实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面对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更为直观的想象并结合正确的运算公式得出计算结果,与其说是运算结果,还不如说是通过核心素养和数学计算教学的结合有效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实现掌握新的技能。学生通过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运用能力,而将这种能力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教学培养内容

为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让学生深入学习,明白理解数据的本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收集、分析、对比数据以获得更加有效的信息。以《小数除法》为例,为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在进行该课教学时,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并遵循知识学习由浅入深的原则,从消化和理解整数入手,进行小数除法教学,这样学生既可以理解知识简单的联系,也能提高除法计算能力,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实现熟练掌握小数除法计算技巧。

(二)从现实生活场景出发,提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度

鉴于数学中的一些概念以及教学符号较为抽象,并且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内容,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设定现实生活场景,提高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度,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学习米、厘米以及毫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测量自己身边的事物,如测量数学课本、书包或是文具盒等,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测量身高,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利于学生感悟长度单位的内在关系,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再如学习吨、千克、克等重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可以将吨类比成一座“森林”,将“千克”类比成1000 棵“树”,将“克”类比成“树1000 枝条”。尽管三者的重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较抽象,但是,以学生在生活常见的树木做类比,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也将大大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这些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为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在学生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有必要进一步教学手段,进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这一章时,为提高学生计算熟练度,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同小组竞赛的形式,比赛哪组口算题目的数量多、正确率高。在设置题目时还要遵循由简如难,难度层层递进,如200+400、6968-5000 到374+384、384-283 再到761+669 以及751-629,这些阶梯性难度的题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的良性竞争氛围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协助力。除上述的形式,还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约板书时间,还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在讲解《图形面积概念和比较图形》这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展示面积大小与面积概念,促进学生养成空间观念及几何观念。还如现在常见的微课教学手段,教师上传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供学生复习或巩固学习,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丰富数学计算讲解的方式。

(四)优化教学设计

如在讲解“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100 以内的加减法方法,教师要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该课的知识点。通过该过程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新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知识点间的迁移能力。再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遇到上述问题如何处理,实现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使数学计算贴近生活,让孩子更好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结语: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却有效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学生个性以及主体探索能力的提升。但是为进一步提升数学计算方法的时效性,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