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

2020-12-07 13:22:30尹长虹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尹长虹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10)

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是相对来说比较浓厚的,一则是因为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多样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电脑等电子产品,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二则是因为现在很多工作对于计算机的水平有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的应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更是处处可见,计算机能力作为一个求职的基本门槛,课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够的,要想真正上好一堂计算机课程,教师的高效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我就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策划合理的课堂结构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多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方法多是由于以往的教学条件不支持全体学生使用微机进行学习,所以导致了课堂较为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走神的情况出现,其实这种情况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计算机课程的讲解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当下讲解的知识一般都是之后程序的基础,一旦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在之后的课程进度中也会被落下,就导致学生遗漏大段的知识点,导致最终的听课成果不理想。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我认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我们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加入,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动力参与到计算机课程之中,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计算机课程本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之后的测试中以及学生职场的实践中,都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实际的操作,并且计算机对于熟练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不够熟练,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效率也会很低。所以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听取理论而不参与实践,很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形,在真正需要实践的时候无法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点。但是,充分运用实践教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掌控好理论课程与实践的比重,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同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因为只有学好了理论部分,才能打好学习的基础,才能够在实践的时候有的放矢,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实践的部分放的过重,会失掉计算机教学的根本,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所以,我们在充分重视实践课程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去对实践课程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课前充分地做好相应的规划,防止在课堂上时间的分配出现较大的不平衡,造成弄巧成拙的局面。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在课堂上尽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前文中提到过计算机课程的一大优势就是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其实是非常重视并且有一定的学习热情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去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授课,会更好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发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课堂最初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程序内容或者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如果学会本节课的内容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素材,相比于平常较为普通的教学素材,更好的是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素材,比如一些大家都认识的知名人物、最近网络上较为流行的内容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呈现,这些内容的出现可以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对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介绍更加专注,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搜集感兴趣的素材和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运用,高职学生往往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与思考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将自己寻找到的素材转化成自己想要的效果,那对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也能够让学生将实际与课程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去思索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

三、规划相应的考核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于计算机的教学来说,考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掌握得还不足够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对于考核要提起相对的重视,进行合理的规划。考核标准应该实践与笔试结合进行考核,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是同等重要的两种授课方式,那么对它们的检验也是同样必不可少的,通过笔试和实践的方式同步进行,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实际的检测,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考核,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学生可以及时地进行改正和补充,针对自己的短处去进行努力,比大海捞针式的学习要高效得多。同时,通过测验,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学习中的短板所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短板进行相应的重复性讲解,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遗漏之处的同时,也让教师了解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从而及时地进行改正和巩固,最大化的提升课堂授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课程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也极具应用性的一门学科,教师对于计算机学科的授课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计算机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保证课堂的整体效率,让学生在学校打好计算机学习的基础,方便学生在之后的道路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进行实践和应用,从而实现计算机课程的真正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