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020-12-07 13:22:30孙景水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孙景水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山东 东营 2572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源泉。学生的好奇心起源于兴趣,学生的求知欲亦产生于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一、关心学生

伴随作者本人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如果学生非常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通常他们也会喜欢这位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学生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通常会对关心他们的人有好感。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体贴学生的老师必然会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尤其是成绩在班上稍显弱势的学生,他们通常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上课极其容易走神、开小差,对于课后作业认真程度也不够。为了鼓励此类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教师就应该多关心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常言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在其犯错时,切忌不可直接批评学生或施以惩罚,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其改正错误。

曾有一位老师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次测验中,两位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都取得了一样的成绩(54 分)。而老师却只在班上当众批评了学生A,并没有批评学生B,而是鼓励该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争取进步。然而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A 明显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在上课时常常走神、开小差,对于作业也是大有敷衍了事之意。但是学生B 在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下,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了,在课堂上表现得兴趣十足、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敢于提问。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在测验中,学生A 的成绩已经下滑至38 分的水平,而学生B 确实上升至80 分。根据此实验,我们不难得出:教师应该善于鼓励、激励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加强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无疑是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的双向过程,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全然不顾学生的反映,自顾自地传授知识,有时甚至“一讲到底”,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变得呆板单调、枯燥乏味。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满怀激情,善于观察学生情感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和教师交流、与同学分享,这样必然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效果也必然是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以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学生,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景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一)引人入胜的开场

在讲解新课时,教师应该准备一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以精彩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渴求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犹如给予了学生一条寻宝之路,让其产生急欲一探的动力。因而教师需在导入新课时需要在如何吸引学生上耗费一番工夫。例如,在讲解“乘法口诀表”的时候,先抛出这样的问题:“王师傅在卖出5 袋均重3 斤的苹果之后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得出他卖出了多少斤苹果;小铭同学每天可以获得3 元的零花钱,他同样能在一秒钟之内得出他一周一共得到了多少钱。他们为什么可以计算得这么快?他们又有什么妙招呢?”学生纷纷猜测,在学生讨论片刻后,教师随即可在黑板上写下课题——乘法口诀。尽管学生现在对乘法口诀一无所知,但是经过刚才老师所讲述的两个事例,学生都感受到了乘法口诀的魅力,这样就可以学生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开始学习新知之旅。

(二)巧用语言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的艺术性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直以单调、严肃的语言讲课,就会导致课堂氛围变得压抑,使课堂变得枯燥;教师如果采用准确科学、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自然亲切的语言来讲课,必然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师通过多变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亲切的语言将原本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让学生身处轻松愉悦、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求解几何图形周长”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裁剪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并要求学生利用直尺自行测量所剪图形的边长长度,并做好标注,然后再进行讲课,在教师讲述完求解方法后,可让学生自行计算自己裁减的图形的周长,不确定答案或者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求助。学生通过动手裁剪、计算的过程,增加了他们对于学习此内容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改变出题方式。例如,某参考书上有这样一道例题:一棵苹果树上原本有40 颗苹果,狐狸每天从树上摘下5 个苹果,问5 天后树上还剩下多少苹果?方式一: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下画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森林,而森林深处有一个小木屋,屋里住着狐狸一家三口,而小木屋的旁边有4 颗苹果树,每棵树上均结有10 个苹果;接下来,画面切换为小狐狸在第一棵树上摘下5 个苹果,第二天,小狐狸又来到树下摘下5 个苹果,如此循环往复,6 天过去了;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树上还剩下多少苹果。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等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