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娟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铁石口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600)
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会联系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解决。因为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而学生实践的前提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起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让学生灵活的应用知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而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所以,教师要将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出来,在消除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陌生感、畏难感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校的花园要制作围栏,那么花园围栏的绳子的长度应该是多少呢?这样一来,原本陌生的、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就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联系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将花园的每一条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加起来就是绳子的长度了。”在学生提出这样的猜想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对周长的相关知识的进行深入的探索。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将周长的概念总结出来。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将周长的相关知识理解、掌握。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想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就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2】。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发现数学的魅力,养成良好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先简单地介绍、讲解轴对称的具体概念,然后鼓励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画在纸上。随后,教师可以让其尝试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鉴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有些学生很快就画出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有些学生思考半天都没有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将自己画出来的对称轴进行讨论。比如说有一个学生在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的时候认为对角线也属于长方形的对称轴的一种。在听到这样的说法后,小组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双方僵持不下。这时,教师可以主动地走过去,引导学生裁剪一个正方形,通过折叠将长方形的对称轴进行证明。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了。而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进行了阐述,也倾听了组员的想法,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所以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学生数学思维得到开发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开设综合性的数学实践。通过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以长方形为原型的建筑物,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将其的长、宽的数据进行展示,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测量一下原型是长方形的物体,然后将这个实物的面积计算出来。又如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地图进行绘画,然后在地图上标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景色,并将描述方向的词运用起来,说一说具体的路线。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培养、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特点,简洁性与严谨性。而这,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应时代所趋,也是新课改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态度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的应用知识,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