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研究

2020-12-07 13:22:30罗先菊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罗先菊

(贵州省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宋旗镇宋旗学校,贵州 安顺 561018)

一、巧妙利用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很多领域都相继引入多媒体技术,无疑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教育领域也广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工具,以便捷性、直观性以及形象性特征受到师生欢迎,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能训练时应注重引入多媒体技术,例如为学生播放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视频,或播放与体能训练有关的知识科普片,当学生充分了解体能训练涵盖的原理以及对身体的优势后就会主动参与其中。再例如,体育教师为学生讲解篮球力量训练内容时,可为学生播放精彩的NBA 视频,在学生观看时引入篮球规则技术讲解或与篮球有关的背景知识,由此一来学生就能深入了解篮球文化,更能借此活跃体育课堂氛围。教学工具并非单单只有多媒体,体育器械同样可应用于体能训练当中。毫无疑问,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聆听理论知识,觉得此部分知识十分枯燥,对此教师可结合体育器材和设施开展体能训练。例如在讲解跑步等速度型体能训练项目时,教师可提前在跑道设置警示牌或标志作为提醒,或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跑步前运用相关器械进行热身。部分体能训练内容较为枯燥,此时教师就可在此过程中穿插如橄榄球活动或踢毽子等运用体育器械的娱乐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

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大部分初中生不喜欢参与体育锻炼,自然而然无法站在完整角度认识体能训练,片面认为体能训练极其耗费体力且容易疲累,对自身发展更没有实质性帮助,不愿参与体育活动。基于学生心理分析得知,初中生缺乏成熟的心理素质,尤其刚从小学阶段过渡而来,参与体育活动时遇到困难会下意识心生畏难和抗拒情绪,长此以往会降低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毫无疑问,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并非单单服务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同样适用于体能训练。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充分考虑初中生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体能锻炼内容以及指导学生参与锻炼,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例如,在开展体能训练之前为学生讲述优秀体育运动员的小故事或在重大体育赛事中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潜在动力。还可借助多媒体方式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分析身体肌肉成分以及参与体能训练能增强肌肉耐力与身体机能,为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讲解跑步项目某个动作时可详细化为学生解析,重点告知学生借助跑步可增强耐力与心肺功能,释放身体能量,改善以往身体疲惫情况。在此过程中还需为学生重点讲述跑步呼吸要点和正确跑步步法,必要时可为学生设置奖励,当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跑步体能训练目标后可给予适当的物质或口头奖励,缓解学生跑步压力的同时强化身体素质。

三、优化体能训练方式

当前大部分初中生在参与体能训练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即普遍认为只要训练时身体产生强烈的疲惫感或吃苦多就必然会取得理想效果。事实上,超大负荷的体能透支训练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当学生出现受伤或感到疲惫时就会潜意识抗拒和厌烦体能训练课。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实际身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例如在乒乓球体能训练当中,教师要为学生清晰详细地示范握拍、发球和控球等一系列技术动作,告知学生每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肢体配合,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才能切实达到体能训练目标。与此同时,重点为学生讲述,控球并非单纯借助身体手臂发力,还要依靠身体重心对乒乓球进行控制,再通过合理调节弧线对球的旋转和落点进行准确判断。当学生正确且高效地掌握乒乓球技术后就能较好地平衡身体,完成高质量的技术动作同时强化身心素质。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提高体能。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促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更多精力,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就好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正是由于和教师的关系融洽、和谐,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大有益处。体育运动同样如此。学生倘若和教师有良好的关系,就会在课堂上更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参与教学活动,锻炼身体,从而逐渐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实现提高学生体能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篮球技术时,因为需要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很多,教师就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看是先学习三步上篮,还是先学习基本的运球动作,再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这样的方法,体育教学的效率会更高。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师生之间充分交换看法和意见,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极力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身体素质是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初中体育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应从多方面优化体能训练措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