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12-07 13:22:30皇琳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皇琳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奎拉乡小学,新疆 和田 845100)

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父母对孩子们的希望也逐渐提高。学生将通过学习语言来提高其全面的语文科目的基本核心素养和传统的文化内涵,此外,还必须从教师的角度重新强调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科目的基本核心素养。由于小学学生缺乏高水平的语文知识,他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还是比较浅薄的,这就要求语文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梳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阅读、写作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对高质量语文科目教学的第一个要求是,学生必须在课堂上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权,并能够进行自主的、积极的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激励学生展开更加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学习,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也对学生的语文科目的基本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小学阶段语文老师往往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学生很难实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在课堂上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老师一起讨论和交流。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难提高,这影响到学生语文科目的基本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直接向学生解释生硬的语文知识理论,学生们职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但却没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思考和理解的机会。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和记住一些理论知识并成为这些知识的“存储零件”。不可能完全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也很难引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科目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为核心素养教学提供良好氛围

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得到良性的刺激,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条件。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语文教师要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根据,同时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创设的情境最好符合他们的天性,这样才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氛围。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教学的需要来选择,最好能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效。

(二)以有效问题设疑,帮助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也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创设,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去主动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探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语文教师在创设课堂问题时,也要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根据,并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来设计问题,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设计问题时,语文教师最好也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让不同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问题去思考与探究。

(三)多种阅读方法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阅读的方法是有多种的,如大概感知文本整体的泛读、对文本进行细细品味的精读、以有声语言对文本进行诵读的朗读、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批注式阅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不同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多种阅读方法,根据具体的阅读文本与学生的认知特征,将多种阅读方法相融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阅读,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譬如,在开展《彩色的梦》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泛读文本,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找出文本的生字、生词,再引导学生进行精读,细细品读与揣摩文本的语言,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阅读方法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语文科目的基本核心素养排在第一位,所以语文任课教师也必须要使学生能够成为教室的主要角色。教师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责任心。同时,学校应组织更多的家长教育活动,使父母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然后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双方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总结

总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与探究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