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引言:在新时期,新的教育形势下,由于深受传统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显然早与时代脱节,无法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当前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尝试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出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提供思路。
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其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汇集起来已经严重制约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有效学习。从其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应试教育的沿袭是首要问题,绝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口述讲授一些物理理论知识,黑板记录一些物理公式,甚至在讲习题时也通过在黑板上抄题目、学生抄录题目,然后再一步步讲解的传统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长期下来,学生面对反反复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会很容易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严重的会出现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位置的永远都是教师,而学生一直以被动的地位扮演着机器人。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的讲述的知识,机械的消化着知识,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严重丧失,进而导致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永远停留在表面上,同时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到最后的考试中却一筹莫展,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要创新,就必须从培养自主教学模式入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教师以指引者、参与者和陪伴者的身份来辅助学生的学习。比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仅仅考虑到自己的讲课进度和特点,而是要将对象转化到学生上,充分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方案的设计突出分层的特点[2]。如对学习处于中上游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对他们的教学要求和作业要求高一点,因此对他们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设计的难度都要有所加大。而对于处在中下游的学生难度要稍微小一点。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整体的物理成绩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进而让所有学生都拥有可进步的空间。另外,教师要从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入手,现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为例。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噪声的来源,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然后准备好实验器材——玻璃片、铁钉。再让学生们进行活动探究,方案一: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方案二: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然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这时教师播放一段录像,最后做出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仅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而且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创造性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讲到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就要注重趣味教学的开展,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快乐学习[3]。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功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来作为趣味教学的开始。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为学生演示以下三种画面:一:将一皮球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二:把一皮球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三:让一皮球在讲桌上沿直线运动,滚到讲桌边后落向地面,观察其运动路线。师:在演示的几种情况中,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生:不论小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到了地面。师: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球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来解答这个问题。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会趣味教学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如在讲《安全用电》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比如以PPT 的教学形式来为学生讲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的原则以及发生事故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在PPT 设计的过程中突显图文并茂的特点,避免只有文字而带给学生的视觉疲劳和课堂氛围的枯燥感,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动画和音乐来增添PPT 课件整体的趣味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与安全用电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了解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在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下,初中物理教学围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只有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实现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才会有所突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