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具体办法

2020-12-07 13:22:30张晓彬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张晓彬

(四川省南部中学,四川 南充 637300)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其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教学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班级管理方面。因为教学工作是一个需要多面协调,多方调和的过程,而班主任负责的班级管理工作,在这其中起着一个润滑剂的作用。所以高中班主任在落实教学工作时,应当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强对执教班级的管理。笔者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在这里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希望借此机会能够为促进高中班级管理摸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搞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涉及最主要的群体就是学生。很多时候班主任搞不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因为学生的自律性太差了,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导致整体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因此,笔者建议班主任在接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对班级中的学生做一个基本的摸底,搞清楚学生的自律性如何,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顺利开展工作。

对于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刺儿头”学生,也就是自律性较差,且难以管教的学生,班主任要对其充满耐心,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一步一步地帮助其纠正不良的习气,提高其自律性。让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能够取得进步,缩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有效地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扫清障碍,提高工作的效率,切切实实的做到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二、学会捕捉学生的情绪敏感点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时候班级管理工作之所以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情绪出现了改变,如过于偏激、激动或者沉默等问题。这些都是学生一些比较突出的情绪敏感点,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其学习的状态是比较差的,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度也是较低的。

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学会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情绪敏感点,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这样更有利于班主任把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以便班主任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有效降低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稳定了,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加顺利。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这几个字,听起来似乎不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事实上,班级管理工作涉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好几十名学生的身体、心理、情绪、学习等诸多方面,整体的工作是非常细碎和繁琐的,对整体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班主任却只有一个人,其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班主任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教学工作上,在班级管理上花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班主任很难照顾到所有的事情,对于班级中发生的一些小事,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是无法一一进行解决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管理能力了。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进行管理的典型体现就是:班委会的存在。一个完整的班委会包括的人员有: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开展班级管理的权利。作为高中班主任,应当要在管理的班级中,选择一些责任感强,善于沟通交流的学生,组建好班委会,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有效的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管理能力,利用学生的力量更加全面、细致的完成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得管理工作更有质量。

四、联合学生家长,联控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听到有教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了。深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长的宝贝,存在保护过度和溺爱的情况。二是现在的学生接受到的教育知识越来越多,其经历过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因此其个性比较突出,自我意识比较强。所以当这样的学生组成一个大的集体知识,是很难管理好的。

对此,笔者给出的建议是:联合学生家长、联控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育以及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因此,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在这方面自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及时的和家长进行联系,就班级管理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沟通,同时这有助于班主任能够对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家长的协助下,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加强班级管理而言,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五、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近些年来,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发生冲突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恶劣,才发生这些事情的。这些新闻报道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会和学生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因此,为了让学生和班主任之间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冲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关怀,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有效的拉近师生距离,推动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更好地为加强班级管理奠定基础。

在高中阶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其精神都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强班级管理,从而为开展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而言,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关于: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的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