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12-07 13:22:30邵欢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邵欢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进修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引言:幼儿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这对幼儿的身心与学业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着幼儿素质的提升。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出发,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最佳的养成期,并需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手段予以指导,在此情况下,幼儿教育者合适教育方式的选择对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文明习惯养成的内容与现状

文明习惯主要包括道德习惯、语言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这五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幼儿在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问题灵活思考上的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但正是因为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现在社会中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非常的理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传统道德的建设,很多幼儿都不具备基本的文明习惯[1]。从家庭因素考虑,现阶段的幼儿已独生子女居多,这一局面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与袒护,以此导致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幼儿学习教育出发,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倡多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却不够理想,幼儿教育中轻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思想依旧非常严重,并导致与现代社会文明需求严重脱节。

二、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的策略

(一)严格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受幼儿自主控制意识不强的影响,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进行,不仅要加强正面的宣传教育,让幼儿对文明习惯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将幼儿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对幼儿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让自己先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成为幼儿文明习惯养成中的榜样。其次,教师一定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在幼儿中间寻找典型,教师要经常对班级中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幼儿进行赞扬,同时也要鼓励班级中的幼儿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幼儿学习,使遵守文明成为一种班级风气,用集体文明习惯训练的方式来调动和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最后,因为幼儿的年龄相对比较小,他们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总会出现教师纠正幼儿,幼儿下次依旧延续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建立严格的检查与监督制度,可以采取定期或者随时抽查的方式去规范幼儿的文明习惯,借此帮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创设文明习惯情境

人有时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可以发现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但是却发现不了自身的问题所在。文明习惯的养成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幼儿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过程中,采取行为习惯情境训练的方式。在创设文明习惯情境时,教师一定要把班级作为主体,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针对不同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分别进行表演。教师要让幼儿对行为习惯进行区分和界定,让幼儿说出哪些行为习惯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同时还要让幼儿队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和判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表演,有的幼儿扮演在马路上随手丢弃垃圾的人,有的幼儿扮演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有的幼儿扮演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人,还有的幼儿扮演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的人,将这些行为习惯设置在特定的场景中,增强幼儿学习的接受程度,使幼儿对文明习惯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及时地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反思,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家长就一定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和语言,如果家长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去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对幼儿造成不利的影响。要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就必须要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如果只是依靠学校教育,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一定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家长也一定要全力配合学校,借助家长会、学校开放日以及家访等活动,向幼儿家长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教师也要根据家长具体的反馈情况,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可以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2]。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通过聊天向家长宣传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必要性,提高家长对幼儿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与幼儿园通力合作,可以使幼儿文明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幼儿可以一直处于文明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多种教育方法入手,并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同配合。同时,在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这些养成的文明习惯不能以理论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思想中,而需要体现在幼儿的个性行为活动中,这才是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