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芳
(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谈庄小学,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入,学生会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数学概念及计算内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逐渐得到展现,在理解和掌握上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开展,学生本身的新鲜感也在不断消逝,久而久之对于数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创意教学的实施,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拓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依然以强迫'的形式进行教学,将知识点揉碎了塞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以及思考.这种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小学生本身由于年龄的限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时候假如老师没有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小学生就会轻易地被老师灌输的知识所限制,也就不可能体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有的学生在学数学的时候会感到很迷茫,认为数学所学的知识点没有实用性,无法跟语文、英语这样的科目相比,这一点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也就不可能从中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很多老师也知道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会时常开展比赛。在比赛中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仅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点,与此同时还会增加他们的压力。笔者认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而比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又弱化了数学的影响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教育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选用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数学知识更直观地进行展示,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节时,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向学生展示天安门广场、颐和园等相应的建筑物,让学生找一找它们当中存在的轴对称图形,总结一下轴对称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自己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将轴对称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来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图案。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乘法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将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乘法知识的魅力,拓展多样化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将乘法知识进行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利用现代教育带来的优势,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综合、全面的提升,将创意教学合理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永远比理论知识更加直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内容,并且将数学知识加以应用。在新课程改革中,也着重强调了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开展动手操作,将创意教学加以实施。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周长这一节时,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相应的实践学习。在教学之前准备好一根绳子,让学生使用这根绳子来缠绕讲桌、文具盒等物体,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计算这些物体的周长,并且来分析决定周长的因素都有哪些,带领学生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在带领学生学习“加与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粉笔来进行示范,让每名学生自己拿出一些粉笔,并且将学生分成两组,最后让两组同学计算一下自己组内的粉笔总数,比一比那一组的粉笔最多,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更加深刻。借助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数学的本质,并且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类似数学魔术的方法,从而保证创意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举个例子,教师让学生随便写一个数字不全相同的五位数,然后让学生用这五位数中的五个数字再随意组成另外一个五位数,再用较大的五位数减去较小的五位数,并算出得数。这时候,教师让学生保留得数中的任意一个数字,把得数的其他数字告诉大家。最后教师只要把学生告诉自己的数字一直相加,再将得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得到一个一位数。再用9 减去这个一位数就可以知道学生保留的是什么数了。比如,第一个五位数12345,第二个五位数54321,相减得41976。如果学生保留6,把4、1、9、7 告诉老师。那么通过4+1+9+7=21,2+1=3,9-3=6,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保留的数字。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水平以及知识基础,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如果开展统一式教学,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教学目标太高学生不一定可以完成,如果适当放宽要求学生又会没有参与的兴趣。所以在数学魔术创意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去探究数学魔术的原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在按部就班的实践操作中提升学习兴趣。数学老师要准确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学生差异这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