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小学体育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12-07 13:22:30左开胜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左开胜

(綦江区古南街道北渡学校,重庆 401420)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极为重要,受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偏远山区各方面的教育条件都比较差,在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特别要注重开发利用体育本土资源,让学生在本土资源的优势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育素质。支教的形式为偏远山区体育资源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体育设施短缺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就地取材,物尽其用。本文就山区体育资源短缺问题入手,结合本人支教的经历,对偏远山体育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探究,为山区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一、偏远山区小学体育资源状况

山区小学体育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设备简陋并且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缺乏,山区的学生没有接触到正规的体育教学,具体表现为:

(一)体育设备缺乏

山区小学体育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学校的体育器材主要是由上级部门配置,学校自行购买的较少。体育器材种类较少,是由于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大部分教育经费花在了文化课上,导致在体育教学方面上的经费最为短缺。我所在的山区学校,尽管具有200 米的跑道塑胶田径场,但是篮球场却为水泥材质,在如今强调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水泥硬化的场地对学生活动中的安全具有很大隐患。学校的乒乓球台损坏已久却得不到维修。尽管上级部门为学校配备了部分器材,但是种类较少,对于损坏的器材更新不及时或囿于条件简陋无法维修。在器材的利用率上也存在多功能按摩仪等器材闲置。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山区学校体育设备存在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二)师资力量匮乏

偏远山区的师资力量匮乏,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方面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师资流失严重一直是山区学校存在的问题。年轻的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环境纷纷调进城教学,加之学校与家长都重视文化课成绩,认为只有读好书成绩好才有出路,使得原有的艺体教师改教文化课兼任体育课教学。教师力量匮乏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不仅要教语文或者数学这样的学科还要搭配其他学科的教学。24 个班级只有一个专职体育教师,我到该校后专职体育教师也只有两人,但由于师资的严重短缺,本学期我也被调去教了两星期的数学之后才专为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严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偏远山区小学体育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

山区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短时间内解决体育教学资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是较为困难[1]。因此,要想加强山区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就要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偏远山区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贯彻落实国家对体育教学的相关政策要求,还要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优势做到就地取材,物尽其用,把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具有乡土气息,能够充分提现山区学校的教学特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原则促进山区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兴趣和积极性。学校操场上有塑胶跑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田径场的价值,我会在体育课上利用200米的跑道锻炼学生的短跑能力,从50 米、100 米、200 米短跑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爆发力和冲刺能力。有一些学生在短跑上十分具有优势,我会着重训练他们的短跑,也有的学生耐力较好,我会让他们增加跑步的圈数,锻炼他们的长跑能力。对于水泥硬化的篮球场,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其中跳绳,踢毽子,做仰卧起坐等安全隐患较小的体育项目。为增加体育特色,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山区学校教师要另辟蹊径根据山区生活方式进行体育器材的开发[1]。例如,山区的学生平时会有爬树的习惯,特别是一些男生动作敏捷,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对校园的围墙进行改造,在围墙上安装一些把手,制作成一面攀岩墙,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爬树”感觉。山区体育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由课内教学走进田间教学,教师每周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农田生活,像采摘水果,摘茶叶,种粮食等都可以进行竞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劳作最多。这样的体育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育素质,而且在教学生让学生体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山区学校体育教学要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涵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匮乏是山区学校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特别是体育这样的学科由于缺乏重视,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师资流失是无法避免的,为了加强山区学校体育教学就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山区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培养现任教师的形式来加强队伍建设。对于教其他科目并且具备体育天赋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专门的体育训练,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外出教学实践等形式来增强其体育教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山区学校艰苦条件下不得以而为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育教师队伍匮乏的现状。当然,这只是山区学校利用本土资源的方法,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山区学校支教,真正让他们扎根山区,建设山区学校,提高山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促进山区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局限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加强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可以对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要发挥自身创造力,带领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体育器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力。

结束语

尽管山区经济条件有限,体育器材缺乏,教师也要发挥想象力,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尽可能解决了山区体育教学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制作可用器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