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珊珊
(重庆市渝北区龙兴中心小学校,重庆 401135)
音乐是小学课程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的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充实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才刚开始初步的认识世界,对于世界的认识还较为浅薄,并且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所以小学阶段是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改变授课模式,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想象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对于学生音乐技巧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乐理知识的教学,过于重视教学方面的内容传授,让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教师过于在乎学生的喜好,过于跟随社会音乐的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带进了许多不适宜本校学生进行学习的流行歌曲,导致教学方向偏离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
再大的教育背景下,家长都更加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而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各界对于音乐课程都不够重视,认为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这就导致学校对于音乐器材以及音乐设备的准备不够,导致音乐课的教学缺乏音乐氛围,并且音乐课的排课量少,在临近考试期间还会被其他文化课学科占用。并且学生自身以及音乐老师对于音乐课也不够重视,教师对于音乐课的教育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不能积极地根据新课改背景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变,教学方法不能够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1]。
要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备了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进音乐课堂中,从而通过音乐课程教育教学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教师要明白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音乐教学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运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比如针对人音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家乡美中的《故乡是北京》一课,就可以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风土人情以及京剧京腔,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代入感,并增强学生结合音乐对于场景的构建以及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刺激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室仍旧遵循着老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进行课程的教育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课堂的主体地位,一味地教师主导进行授课,学生会逐渐丧失课堂上的思考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程教育活动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作为课堂主导者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在针对人音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赛马》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演唱,然后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结合课堂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对于赛马这一活动的理解,自行进行歌舞的创编,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搭配合作,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创作,不局限于歌曲与舞蹈,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在课堂最后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喜好并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学生学习曲目的筛选,选择健康积极适合学生进行学习演唱的歌曲,同时授课方式或者歌曲本身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歌曲的选择,音乐还要兼顾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内涵。通过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在乐曲的基础上进行专属于自己的歌曲编写,或者让学生进行旋律的编写,写下自己的歌词,运用在原有的乐谱中,或是通过新的旋律再填新词,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歌曲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学生进行词曲创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于鼓励与赞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信,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歌曲创作创新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同时,学生对于歌曲的创作创新不局限于教材中的歌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教师要做好课堂中的引导者角色,逐步让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结合相关实践创作,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创新,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