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12-07 13:22:30徐欣欣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徐欣欣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江西 南昌 330063)

引言: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格外重视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不仅能够调动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能有效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只有优化设计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联合起来,实现高效的教学目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

(一)提问时间的选择

小学语文一节课只有几十分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提问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教师在课堂前五分钟提问,无法使得学生回过神迅速进入课堂状态,在课堂中学生已基本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进行提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课程结束之前,学生们经过几十分钟的听讲后,已经感觉到疲倦了,此时教师再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二)提问的内容

提问的内容与课程紧密相关,提问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果,在刚上课时,教师提问上课内容时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记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吸引学生进入语文课堂当中,在学生进入课堂状态时,教师可以侧中提问语文知识的重难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1]。

(三)提问的对象

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中,要兼顾总体,考虑个别提问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也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只兼顾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照样要得到关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难度要因人而异,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深度,提问成绩一般的学生问题,难度稍微降低一点,以引导思考为主,提问成绩差的学生要问题趋于简单,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四)对答案的评价

每次提问问题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总结和鼓励,适当的指出学生合理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加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

二、提问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让“主问题”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研读和中心问题的关键。课堂活动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氛围会显得生动活泼,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2]。

(二)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课堂提问首先体现在能够启迪学生思维层次性的思考,课堂提问要由小到大,有简到繁,由易而难,层次递进。再从层次性、连续性的提问创设特定情景中引入话题。

(三)提问问题要关注问题的角度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针对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教师若能根据具体情况形成不同的问题情景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结构。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生活中的事物比较好奇,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教材创设与课本有关的生活情景,有效地把知识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擅长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自身所得到的尊重,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例如:在学习《咏柳》古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外出春游后课上提问学生“春游后你有什么感想呢?有谁发现柳树有什么变化的吗?”,通过生活情境将故事串联在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二)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思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以确保所有学生都“吃的饱和吃的好”[4]。例如,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在文中能找到的答案,针对中等生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思考后得出的答案的问题,针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不仅做到了因材施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而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