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江西省樟树市第八小学,江西 宜春 331200)
新课标的不断改进,对于中小学生的课程要求越来越严格,小学生的语言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传统的语言教育局限于课本教育,口语训练近日受到高度重视,口语的教育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包括与人交流的基本能力与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培养学生书写能力的基础上锻炼开口说话的能力,良好的口语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学方法,学校要制定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1]。
小学教育中,对于口语交际的相关教学仅体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而教师的讲授内容也仅局限于课本,可能课堂上会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或者识字的能力,很少会讲解到与人交流的知识,唯一会涉及到与人交流的活动就是小组讨论,但小组讨论相比较于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过于形式化,不能等同于口语交流。所以,小学现有的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式很传统,过于单一,不具有新颖性[2]。
现有对于口语教育的培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效率低下。首先教师在教授口语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进行开口说话,并没有模拟真正的交流过程,导致学生只会开口说话,但缺乏聆听别人讲话的过程。其次小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说话技巧和词汇并不是特别丰富,教师只停留在课本的固有知识,并不能运用于实践。最后,小学生处于模仿的阶段,会跟随周围人的讲话方式,而网络在现今社会普及范围广,学生会或多或少受网络的影响,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在课下不能很好地练习[3]。
小学现存口语交际课程体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方式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而教师对于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仅局限于好与坏,正确或者不正确之间,评价过于简单,并不利于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不能很好地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现口语课程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学是大课堂式的教学,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开展口语课程就会过于形式化,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运用于实际的口语交流,未能体现出开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口语教学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点,在口语交际课堂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可以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教材进行改变,在保证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把知识技巧生活化,例举学生可能接触到的生活例子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理解。鼓励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适当的时间里创建合适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发言,各抒己见。充分结合视听说,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更多知识[5]。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要教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个整体,锻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要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给出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跟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知识。
教师在口语课堂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给出详细的建议,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单独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不同的学生说话的语气要进行改变,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嘉奖,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让所有同学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对于表现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要进行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课堂上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感受和情绪。此外,对于口语课堂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同学之间互评,家长对学生评价等,让学生能够重视口语交流。
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在向学生传送知识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经常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每天锻炼自己的口语,多参加科研活动,多阅读跟课程相关的书籍,在网络上查找对于课堂有利的资源,方便跟学生交流分享,对于课程进行深层次的研读,深入理解课堂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广泛涉猎,多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了解国内外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课堂内容,更好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口语技巧,应用于生活,活学活用。
总结可得,小学生口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存问题有:学校教学方式传统,传统教学效率低,学生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教学过程中不能全面考虑学生具体情况。本文给出了相关措施的讨论,丰富口语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好奇心,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教学效率,改进口语教学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要客观仔细,口语增加同学之间互评,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此外,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为学生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