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2020-12-07 13:22:30王涛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王涛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贵州 毕节 551600)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改革,社会各界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音乐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升级丰富,想要教学质量跟上教学要求必须要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才是把音乐最美的魅力传递给学生的前提条件,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作精神。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学基础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那么我们应该探讨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丰富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中,我们的教育手段可以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多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感知音乐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活跃课堂气氛,用真实诚挚的感情去启发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课外音乐实践还是培养学生鉴赏音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爱唱爱跳是学生的天性,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还可以简单的舞蹈律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摒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唱主角的旧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巧设教学环境,适时采用音乐,游戏律动,舞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就感的结晶。在音乐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对学生的源头性创造始终给予热情的鼓励。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表演,旋律,词曲等的创作。学生的创作热情被调动起来,创作的思维被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才能成为真正创作的主人,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四、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鼓励学生差异化发展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不一样的人,对同一首歌可能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也可能有很多种理解,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音乐。得到不同的发展。深入了解学生,允许差异化发展,正确对待差异。将发展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兴趣。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不同的独特感受,而不能要求他们每一个人对同一篇音乐的理解千篇一律。尊重学生个性化感受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发展。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及时鼓舞,善于赏识教育心态面对学生,让她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欣赏和关怀,让她们在心理上信任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你和学生成为朋友,无话不谈,自然喜欢你所教学的学科,继而对音乐产生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师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器官,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最直接,最具审美的教育价值。音乐教学是中职教学阶段学生重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育之一。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熏陶感染,那么教师的肢体动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启发。教师的语言,书写,翻唱仪表等等体态语言都要柔美。在歌曲教学中,通过体态语言、歌词解说,还有极富想象力的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让学生领悟真谛,陶冶情操,受益终身!

六、建立民主,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课堂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尊重,互动。比如教师说到粤语歌曲,学生有关情感会被激发出来,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耳熟能详的粤语歌,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请同学上台大声歌唱,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而鼓励夸奖学生。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人们对音乐所有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来源于听觉。音乐有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讨厌人的情操,增进人与人的交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夯实基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独特的特点,运用丰富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师生共同进步,一起学生,共同创新的互动精神,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音乐,始终保持学生音乐的积极心态和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