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本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云山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101)
许多老师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知识,使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兴趣,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使其不能很好地发挥创新思维,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发展,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小学传统的教学课堂中,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课后做习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所以老师要积极的改变学生和老师之间位置的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为辅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老师要做出积极的改变,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者是下课后都要和学生保持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方式,让学生不再害怕老师。老师还要和学生多互动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同时还能通过沟通的方式来和学生一起探讨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错误的地方老师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更改,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沟通方式和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比较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对知识的认知比较弱,所以老师在对学生教育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究数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寻找到正确的问题答案,并且老师不仅仅需要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其解答,还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数学思维。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当中使学生提升了学习的信心,勇敢的表达出内心想提出的问题。
例如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剪出一些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其他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图形都对折,看看能否找到对折后一样的图形。有的同学会按照教科书的内容把图形进行对折找到轴对称的图形,还有一个同学会自己寻找一条轴对称线条,去探究为何自己寻找的线条不能使图形对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时也要引导诱发学生标新求异,根据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并且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和差问题的应用题时:两筐鸡蛋共重10 千克,第一框比第二筐的重量多3 千克,两筐鸡蛋各有多少千克?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第二筐鸡蛋的重量为(10-3)÷2=3.5 千克,第一筐鸡蛋的重量为10-3.5=6.5 千克,这道题解出答案后,老师可以问问学生这个题目是不是还有别的解答方法,让学生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共同点,这时有的同学就会说,第一筐鸡蛋的重量为(10+3)÷2=6.5 千克,第二筐的鸡蛋重量10-6.5=3.5 千克。当学生用第二种方式解答出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诱发学生标新求异,寻找问题不同的解答办法,能够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解题的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不一样的数学题目,比如说会碰到一题多解的问题等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来进行解答和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对知识印象的加深。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运用开放题目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知识内容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火车和高铁同时从相距500 千米的A 城B 城相对而行,火车每小时行驶80 千米,高铁每小时行驶100 千米。几个小时后两车可以相遇?火车开出后几小时能和高铁相遇?高铁开出后几小时可以和火车相遇?这三个问题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但是它们的意思相同结果也相同。这种类型的练习题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速度与时间的知识点,可以根据这样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去设计不同的问题但是答案相同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都比较活泼,充满了想象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增加一些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参加一些动手操作活动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实践活动来帮助完成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比传统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不用让老师一直重复去为学生讲解一个知识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地了解知识内容,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在活动中的乐趣,增加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2]。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中要积极地运用一些教学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