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课堂情景创设

2020-12-07 13:22:30黄德秀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黄德秀

(兴仁市第七小学,贵州 黔西南 562300)

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相关情景活动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统一课堂学习中来。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迎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以全民运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主体,结合艺术、游戏等素材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堂情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同时还能够舒展身心,体验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一、以游戏活动创设趣味性教学情景

实现体育趣味性的课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创设趣味性教学情景,不能够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只是让学生机械式地模仿和练习。在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了解班上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身体素质。由于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不善与理论知识的理解,热衷于程序性操作和游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缺陷转化为教学的优势,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在课间都喜欢追打、跳跃,体育课也不例外,即使在教师严格要求下整齐好了队伍,但是不过十分钟队伍就开始出现散乱。在趣味性课堂情景构建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将学生这种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征作为本次趣味教学情景创设的方向。将“飞鸽传书”这个趣味性游戏引入课堂,在一条60 米跑道上设置了不同的障碍物,比如:以沙坑作为训练学生弹跳力的障碍物,把两根粗木头拼接在一起作为学生训练平衡力的障碍物,设置乒乓球对墙击球数目的要求作为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障碍物,学生需要通过每一个障碍物,并将书信送到终点的联络员才算完成任务。本次教学将学生好动贪玩的天性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转劣势为优势。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趣味性教学情景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情景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的趣味性体育教学情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游戏,通过多人的力量来高效地完成游戏,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还可以将竞争情景模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让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现实教学中,体育课上出现说话的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教师同样可以将爱说闲话这个缺点作为教学创新的出发点。在一次趣味性体育教学中,笔者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课堂的主题是“双人晃跳绳”,3 人一个小组,其中两位身高较高的学生站在绳子的两端,通过绕圈的方式晃动着绳子,而另一位学生仔细观察绳子的晃动方向,当绳子快甩向自己的脚下时,立刻跳起让绳子从自己的脚下和身后通过,总而言之不能够让绳子挨到自己的身体。该游戏如何只是让组内单独进行就会显得过于单调,为了让游戏更好地开展需要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活跃游戏的氛围。在竞争情景的氛围中,每一组的三位组员应该要沟通好,晃动绳子的速度大致是多大,绳子的高度是多少等,体现了交流沟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竞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对那些过于看重竞争成绩而忽视队与队之间的沟通友谊的学生,展开批评教育,使其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以师生共同学习模式创设趣味性教学情景

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突破以往的隔阂,打造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不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学生的教学指挥者和施压者,而是学生的学习交流上的师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新课讲解中,教师是学生在知识海洋的领路人,在练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但是学生的指导者,同时还可以充当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成为了学习成果共同分享的合伙人。例如:在开展“街头篮球”为主题的体育教学活动时,笔者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花样篮球的动作和方法,比如旋转运球、指尖转球、胯下运球、双人空中接力等基本动作要求。花样篮球的动作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身体平衡,以及心理素质要求更高,所以学生不能够单纯地依靠模仿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应该要走到学生的身边,一步步指导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消化,和学生沟通交流,找出学生的不足。比如:空中接力动作,教师可以当投球者,学生充当起跳接球和投球者,教师根据学生的身高和篮球架的高度,将球抛出适当的高度和力度,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到球。

结语

总之,新时代提倡学生知识和技能以及心智协调共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体育技能,随后单纯地将动作技能向学生展示,最后再让学生机械式地模仿。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和趣味,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情景,让学生在快乐情景的环境中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体育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