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琼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重庆 409600)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转变旧有的教学理念,摆脱过去那种“一言堂”的教学框框,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想要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首先需要激起他们对生物的兴趣,让他们被生物课吸引,情境教学绝对是最好的推手。
教师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借助富于趣味的生动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也还会激发起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重视备课工作,借助充满新奇和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构建出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例如:在进行细胞里的无机物这节课的内容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导入语:“大家一定经常看电视吧?电视里的药品广告不少,但是你们印象深刻的有哪些?最常听到的广告语有哪些?”。之后我又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学生就给出了 “补钙”产品这个答案。此时,我就将学生重新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向他们传输钙对人体各种机能正常运作的影响。借助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补钙的,假设摄入了太多的钙,会引起人体内的钙离子浓度过高,反而会降低免疫能力。这样的情境构建,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对生物学知识有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自发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高中生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构建生动的故事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高中生物不少知识都有非常精彩的背景,教师应尽量利用这些资源,借助故事情境,把学生的集中力牢牢抓住。例如:进行免疫调节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境:“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听完之后,我会叫同学起来提关于故事中的一些问题。”学生觉得只要认真听了故事,那么回答问题自然不难,因此会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述的故事。“有这样一个城堡,它本身拥有免疫能力,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城堡的外墙就是它的第一道防线,相当于我们人类皮肤的作用;不过为了方便城堡里面的人进出,城堡的大门总是开着,相当于我们人类的消化以及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对外开放性。可是,这里提到的开放性绝对不是对任何对象都适用,如果是坏人的话,就无法进入城堡之中,假设抗原想偷偷混进城堡时,黏膜会发挥守卫的作用,将其拦在门外”。因为我说了之后会进行提问,所以学生听得非常专注,他们不断回忆和思考故事中各个主要角色的代指内容和意义。我讲完故事后,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教学内容的提问,这时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和具体运作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课本中的新知识,通过课本中的新知识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成功提升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高中生不仅拥有相对成熟的理解能力,还拥有不少生活经验。实际上,高中生物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具有很高的关联性,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不少现象以及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有可能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不过,学生应该不会意识到这些,这时就要依靠教师地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观察并分析实际遇到的生物学现象。而构建实际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原来他们的身边就是一个丰富的生物知识世界,推动他们留心观察实际生活里的各种现象,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生物的主动性。
例如:进行细胞呼吸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向学生讲解了细胞呼吸的基本定义和概念之后,让他们自己展开联想,想想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能与细胞呼吸联系得上的现象。之后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回顾,比如:今天的体育课上你进行了强度很大的训练,那么明天早上睡醒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全身的肌肉异常酸痛,原因是什么?因为最开始我已经向学生讲解了细胞呼吸的概念,他们已经对有氧以及无氧呼吸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这样的答案,“由于进行大强度身体训练时,细胞做无氧呼吸,从而产生乳酸,这就是造成肌肉酸痛的根本原因”。再如:进行酶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家里看看父母平时如何清洗衣服?是否有些他们以前没注意的技巧?等学生观察以后,我就紧接着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果洗衣粉是加酶的,为什么用温水洗衣服效果会更加好?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酶的认知程度。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课本进行深度研究和挖掘,找出和学生实际生活关联的知识内容,构建实际生活情境,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就算对知识掌握得再牢固,也不如实际操作、经历一次的印象深刻。作为以实验为重要学科基础的生物,想要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概念与知识,就要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全程观察实验现象等非常重要。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实验为学生构建亲身经验情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亲手操作,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们主动探索神秘的生物世界。
例如:进行细胞分裂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细胞如何进行分裂以及分裂之后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把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给学生,并详细分析处于每个阶段的细胞状态。通过这种直观立体的实验过程分解,能够帮助学生将细胞分裂的知识和观察到的具体分裂过程有效结合在一起,加深他们对这一生物过程的理解。另外,生物课程中也有很多实验,教师应该将学生事先划分为若干小组,并组织他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则为他们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以及原料,每个小组都按照实验要求的程序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借助这种亲自动手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生物学知识。
总之,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情境教学,应该引起广大高中生物教师的重视,它是将学生带入神秘生物知识世界的桥梁。借助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促进他们更加透彻的理解生物知识,进而将高中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