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清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00)
毕业设计是平面设计类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基础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是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检验教学系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是整个教学闭环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结点。
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学习专业课的时间有两年,尽管在一些专业课上老师会设置一些大的课业,但受时间限制以及专业课倾向性的影响,实践训练还是规模小、内容少。当学生面对毕业设计的全套要求时,由于社会经验少,对任务的分解能力弱,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毕业作品的质量。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会接触到真实的实践任务,也就缺少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设计的敏锐度也不够,导致在选题环节上出现不知如何选题或选题过大的现象。“选题过大”往往是学生想省事的一种心理在作祟,觉得大题目资料多、好做,其实恰恰相反,题目太大,如果缺少独特的视角,作品中没有创新的东西可以展示出来,就失去了毕业设计的意义,甚至答辩都通不过,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由于缺少与市场的接轨,学生在选题时会一筹莫展,往往会以某门专业课的内容作为选题,不能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另外,学生在确定好选题后,在方案的设计与确定上,缺少实实在在的市场调研,全凭自己的喜好,设计出的作品不落地,缺少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这对于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基于对上面问题的分析,开题前的准备工作就尤为重要了。教学系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到校进行讲座,或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专业人士分析当前行业前沿动态,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并传授设计方面的实战经验和基本方法。另外指导老师在与学生沟通完毕业设计的要求后,就如何开题进行指导,找来优秀毕业设计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为学生提供思路,对于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鼓励。
学生对选题的确定以及设计思路、方法、步骤全部体现在开题报告上,为此指导老师要严把毕业设计的第一道关。指导教师在指导往届毕业生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的初期想法很好,但对完成任务的时间预判不够,前期松懈,到最终交稿前,才发现时间不够了,通宵达旦、匆匆忙忙地完成任务,作品质量很差,前期的理想也就无法实现了。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学生的开题报告写得越细越好,工作计划也要可以量化且有标准。
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很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让学生能体会到做设计的基本流程。以指导“书籍设计”为例,学生在确定主题及风格以后,就要让学生进行内页的版式设计,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点或指导不到位,当学生近半本书都设计完了,这时指导教师再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为此在版式设计上要多花费时间与精力,多沟通,一旦版式确定下来,主页及段落样式也就随之确定下来了,后面的大篇幅文字也就顺理成章了。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主要包括:学生的进度与完成质量,并撰写中期检查报告。由于毕业设计历时五个月的时间,时间跨度大,个别学生拖延厉害,就要求指导老师在每个时间节点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相关任务,以免影响后面的工作与质量。
指导老师在中期检查时,还要注意细节的检查,要求学生生成PDF 文件打印小样,对照实物进行检查并修改。以指导“书籍设计”为例,学生对字体大小没有概念,在电脑上看到正文中的字体这么小,就想当然地确定了加大正文中的字体大小,但当打印出来却发现字体、字体大小、行距都有问题,为此打印出实物,是检查细节的直接方法。
学生在用电脑设计出作品后,以为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其实设计出的作品打印或制作出实物符合要求了才是真的完成任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一般都要呈现实物,这里面还包括实物的材质、打印色彩、工艺等等问题都要考虑。往往有的作品设计风格、理念都很出彩,但在工艺方面经验不足、研究得不够透彻,实物出来并没有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展示出来,甚至前期与制作店铺沟通不畅,到了答辩时间,实物还没有做出来,影响其正常答辩与毕业。
对于制作实物作品中的工艺问题,需要学生长期积累经验,为此在平时的专业课训练中,就要求学生多与淘宝店铺或快印店沟通,积累经验,了解制作周期、制作工艺等常识。另外,指导老师要让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上,多预留出制作时间,制定多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答辩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既要展示自己的作品,又要在答辩现场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们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的最佳途径。但由于有一些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功夫不到家,准备不充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有:
1.抓不住重点、思路混乱。在答辩中最主要要表述的应该是设计思路、设计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现的,而出现“抓不住重点、思路混乱”这种状况往往就是那些在设计中没有重点,理不清逻辑关系的学生,同时也认为作品设计出来就可以了,撰写“作品设计说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其实,“作品设计说明”正是对设计作品过程的最好总结,如果能够很好地撰写“作品设计说明”,答辩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理出思路,抓住重点。
2.PPT 制作粗糙,细节注意不够。在答辩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会看到学生的答辩PPT 满屏文字,PPT 背景与设计作品风格也不一致,PPT 中要标注页码(是为了当答辩老师要求看学生的某一页时)这些细节也没有做。对于平面设计类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展示其设计风格、体现其制作水平的窗口,所以对于指导老师来说,学生的PPT 制作质量也是要严格要求的。
3.现场表达能力不够。在答辩现场,有的学生会表现得十分紧张,说话磕磕巴巴,回答问题也是含含糊糊,概念不清。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有的同学是平时只顾埋头学习,忽略了语言表达的训练,但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工作后与客户的沟通也是必备能力之一。还有的学生就是不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很多问题全都显现出来了。
1.许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专业课上,期末大课业也可以加入答辩环节,让学生知道答辩时应该说些什么,如何去说,回答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另外,在答辩前,可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一个预答辩,提前让学生紧张起来,一起发现问题,并督促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修改PPT 中的问题。
2.要想做到答辩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撰写“作品设计说明”是一个关键。要把“作品设计说明”的重要性讲给学生听,其实“作品设计说明”就是答辩PPT 的文字版,要让这个任务占据整个毕业设计的一定比重,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答辩过程不是一个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过场,它恰恰是学生展示自我、进一步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的极好机会,为此,教学系、老师都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反思答辩中的问题,完善答辩流程,真正让答辩成为学生在学校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闭环关键点。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是学生检测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只要指导老师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重点,严格要求学生,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各项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